不忘峥嵘岁月 心怀爱国情怀——访邵阳县籍抗美援朝老战士王庆福

时间:2022年03月29日信息来源:焦点关注网湖南频道 收藏此文 【字体:

【焦点关注网WWW.315-jdgz.com 湖南频道:艾哲、唐登永】“都不准备回去了,视死如归,官兵们都把生死置之度外。”2月27日晚,在邵阳县郦家坪镇栗树庙村郑家组,采访该组村民、抗美援朝老战士王庆福,性格开朗的他挥舞着那双布满永久性冻疮的大手,激动地说。
1928年11月出生的王庆福,1952年9月参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130师389团三营8连12班,为该连火箭筒手、中士班长。1952年冬,王庆福所在的部队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派往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赴朝作战,负重四十公斤夜行军
回忆起当年奔赴抗美援朝战场的经历,王庆福自豪地说: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不后悔!
1952年12月初,王庆福所属部队从广东省深圳市坪山镇出发,坐汽车到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集合,再转乘火车到达辽宁省安东市(今丹东市)。
安东隔着鸭绿江与朝鲜相望。抵达安东时,已是1952年12月底,漫天遍野都是白雪皑皑,气温达零下30摄氏度左右,鸭绿江上已经结上厚厚的冰,官兵们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从安东步行至新洲里。
到了新洲里后,部队休整了几天,改乘火车奔赴战场,但不时有敌机轰炸,火车只得选择在晚上行驶。有时候敌机一来,火车就被开进隧道里隐藏起来。这样走走停停,部队行进速度一直很慢,加上敌机经常前来骚扰,铁路也常常被破坏,部队只好改为步行。
“沿线一片荒凉、破败的景象,到处都是被炮弹炸毁的村舍,没有一处好的房屋。”王庆福介绍,部队通常是日里藏在防空洞,晚上趁着夜色急行军。有时候,敌军晚上侵扰频率大,就在防空洞里多休息几天,选择时机再夜行军。
王庆福所在的班是火箭筒班,火箭筒大约有7公斤重,射程最远300米,有效射程是50—100米。当时,班里急行军,每个人要负重40公斤左右。每个班里负责背1个火箭筒,每名战士背200发子弹、4个大手榴弹(1公斤)、4个小手榴弹(0.5公斤)、2个手雷,每个人还要背2发火箭筒炮弹、1支步枪、1个水壶、1个米袋、1个压缩干粮袋、1张大衣……
当年4月份,朝鲜终于停雪,天气逐渐暖和起来。但官兵们按照上级领导的部署,一直这样走走停停,到1953年7月10日左右才到达朝鲜金城。
1953年7月13日,金城战役打响。王庆福和他的战友们清楚,前方部队正在打仗,自己部队作为后备部队,时刻准备着上去接应,他们也随时做好了战斗准备。
防空洞里,只盖一张大衣御寒
“奔赴朝鲜战场8个月的行军、几千公里的路途,印入我记忆深处的只有两个字,那就是‘艰险’!”王庆福说,“艰”就是没有棉被取暖的冻,至今,王庆福的身上留下严重的风湿病,双手上硕大的永久性冻疮十分显目,每到寒冻天就会钻心地疼;“险”就是天上飞机日夜轰炸,大家都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当时已是冬天,朝鲜的天气更是异常寒冷,官兵们在防空洞里互相取暖,睡觉的时候,只能在潮湿的地上垫一个大衣,有时候在野外宿营,上盖一张雨衣避雨。“大家的手脚都得了冻疮,但没有一人叫苦叫累,慢慢地,竟然都习惯了,仿佛都忘记了。”王庆福介绍,在防空洞里,连队组织官兵学说美国话和朝鲜话,教官把“缴枪不杀”等句子翻译成美国话和朝鲜话,教大家学着说,一时间,防空洞里虽然寒冷,但大家“啊啦啦……”地学说,颇为热闹。
但当时的主要任务还是赶路,因为金城战役即将打响,王庆福所属部队必须及时赶到金城,随时准备参战。夜里急行军,天上敌机乱丢炸弹,轰炸个不停。一天,敌机丢下的一发炮弹落在连队前面的队伍里,当场炸死5个、炸伤4个,受伤的战士痛得在地上打滚,被紧急护送到后方医院救治。
经历过这次被炸事件后,官兵们仿佛一下子就成长了起来,大家清晰地知道,战场就在眼前,必须团结一心。大家都视死如归,把生死置之度外。
部队大约在1953年7月10日左右到达金城,按照上级部署,王庆福所属部队潜伏在一座大山里,这座山有十多公里长,过了山就是金城和北汉江了。而山的另一侧,则是敌军。王庆福说,大家都憋足了劲儿,只要等上级的信号弹一打,就会从防空洞里冲出来,直插山顶,歼灭敌人。
但这一潜伏,就到了1953年7月27日,上级传下话来要求,不准打一枪一炮,因为交战双方已经签订了《停战协定》。
党在心中,自编诗词歌颂祖国
1957年5月退伍后,王庆福被分配到郴州市资兴市三都镇矿务部门工作,后回到老家邵阳县郦家坪镇栗树庙村务农。他扎实肯干、勤劳朴实、默默无闻,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业余时间,读过三年私塾的王庆福经常会自编一些歌词或古诗,教育引导周边群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我们在采访中,王庆福脱口而出他精心撰写的几首古诗。
“先祖献身创新天,历代温故知心间。领导英明谋发展,星光才子心际宽。和时珍贵满边沿,太平民生幸福传。大家齐心努力干,小康就在众眼前。脱贫致富如神仙,党的领导胜过天。翻身全靠毛主席,幸福全靠党领先。”王庆福经常通过报纸、电视等学习党的知识、国家的时事政策。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王庆福写了一首古诗,宣讲十八大精神。
党的十九大的成功召开,令王庆福激动不已,他原原本本地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上作的《工作报告》,有感而发,又写了一首古诗,宣讲十九大精神:“红日照耀山海地,众心紧跟左右旁。穿山渡海修桥梁,万里长城过海洋。胜过八仙大漂海,修筑人民好时光。和时高尚人心欢,太平民生幸福长。一带飘过四八方,一路财源满三江。”
在栗树庙村,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栏随处可见。王庆福灵机一动,编写了一首古诗,以方便人们记忆,效果较明显,受到村两委干部与群众们的高度评价。这首古诗的内容为:“富强民主多欢乐,文明和谐大家想。自由平等多开心,公正法制有保障。爱国敬业大家做,诚信友善好心肠。共同富裕进小康,伟大复兴在前方。万般谋策以得胜,人民幸福无边疆。”
如今,王庆福已经94岁高龄了,他心心念念的还是自己奔赴朝鲜战场的经历,他热烈地爱着自己的祖国。结束采访时,他又朗诵上了一首古诗,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花好月圆喜满堂,红日照耀闪金光。
雨露滋润天相佑,民生幸福万年长。
好花红润甜又香,和谐相处常兴旺。
事业发达四方通,财源广进满山江。
(邵阳日报记者  艾哲)
 
(编辑:王霞)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