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变股民 粤西贫困渔村的“致富密码”

时间:2020年11月24日信息来源:中新网广东 收藏此文 【字体:

 位于广东省阳江市的鸡乸㙟村,曾是一个贫穷落后的纯渔业自然村,村民以捕捞鱼、虾、螺为生。30多年来,鸡乸㙟村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增收致富,部分村民年收入已超过百万元人民币。
 日前,记者走访鸡乸㙟村,只见村道宽敞洁净,一座座小洋房拔地而起,旧时的瓦房被改造成了供游客参观的“渔民古屋”,废弃水沟已变美丽荷塘,俨然一副恬适的乡村景象。
 鸡乸㙟村党支部书记林织告诉记者,小渔村由穷变富得益于地方海洋资源优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们从浅海闯向大海,村民奋斗拼搏的精神让鸡乸㙟村不断发展。”
 林织是鸡乸㙟村最早一批走向外海的村民之一。1985年,林氏兄弟开创发展海洋捕捞的新路,发动村民以股份制的形式合作购船,成立渔业合作社,完成了鸡乸㙟村渔业产业上的第一次升级。
 “我们村也有土地,由于靠海,水稻很难丰收,于是大家打鱼跟种田结合。刚开始打鱼以帆船为主,80年代改成动力船,走得更远。动力船很贵,我们就凑钱入股买船。”林织说。
 20世纪90年代末,在林氏兄弟的带领下,鸡乸㙟村渔业产业迎来第二次转型,钢壳船和先进的捕捞设备在渔民中开始普及。2005年,鸡乸㙟村几个志同道合的“船老大”在阳西县正式成立了广东顺欣海洋渔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欣公司”),公司出资支持渔民买船,建立起公司与渔民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双赢经营联合体。
 在发展海洋捕捞的同时,鸡乸㙟村还注重产业链的延伸。顺欣公司生产的南美白对虾、罗非鱼等深加工产品远销欧美、韩国、日本等地,年出口创汇达数千万美元。
 在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鸡乸㙟村还凭借地理区位优势以及独特的山海资源优势,发展起了第三产业——渔家风情旅游业。
 林织介绍,近年来,鸡乸㙟村以村企共建的模式,累计投入1000万元人民币建成了码头、文化广场、渔家文化展示馆等一批公共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子带动企业发展起来以后,企业再跟村我们一起建设美丽乡村,当然也有政府的支持。未来我们还会向第三产业推进,做好乡村旅游。”林织说。
 如今,鸡乸㙟村已拥有现代化渔船111艘,年海捕产量达到2.6万吨,产值1.85亿元,年利润3880万元。其中,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3万元,12户年收入超过100万元,20户固定资产超过500万元,被誉为广东省最富有的渔村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富起来后的鸡乸㙟村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目前,阳西县在该村渔船、养殖基地以及网具加工场、水产品加工厂等企业就业人数达1000多人,就业人员人均年收入达4.8万元。(完)
(编辑:许倩)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