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就业工场”让农牧民“家门口”工作

时间:2014年07月10日信息来源:新华社 收藏此文 【字体:

  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8日电(记者熊聪茹)今年以来,新疆一些地方盘活本地特色资源,创建乡镇“就业工场”,培育投资少、用工多的小微产业项目,有效拉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成为农牧民的技能实训场和创业加油站。

  在位于伊犁河谷的霍城县央布拉克村就业工场,30岁的夏力万古丽正在车间指导20多个妇女缝制一批民族特色服装。“她们都是当地农民,简单培训后就能加工服装,熟练工一个月能挣1500元。”夏力万古丽笑着说,“来找我们做衣服、做校服的多得很,根本忙不过来。”

  夏力万古丽曾在正规服装厂学过缝纫技术,回家乡创业是她的梦想。这家就业工场约20台设备通过镇政府购置、江苏援疆前方工作组捐助和自筹3个渠道解决,场地在老村委会基础上改建,免费提供,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夏力万古丽节省5000元。

  据霍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书记江莉红介绍,今年全县利用村镇、社区闲散土地和空置办公场所建设30个就业工场,引进生产有订单、技能要求低的小微企业,培育民族刺绣、茶叶加工等小微产业项目,年底可解决就近就地就业800人以上、带动就业1200人以上,实现富民增收3000万元。

  为防止就业工场成为“短命工程”,霍城县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措施。除了工商、税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项目洽谈等“一站式”服务外,霍城县还推出创业对象享受减免房租等优惠政策,并开通电视“就业频道”,举办技术讲座,提供就业信息。

  就业成为近年来新疆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6月,国家拨付1.32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新疆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硬件建设。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此前研究制定了90项具体措施、16项实施方案力促就业。(完)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