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德玛:我就会唱歌,别的没什么本事

时间:2014年07月03日信息来源:光明网 收藏此文 【字体:

德德玛:我就会唱歌,别的没什么本事

德德玛在台上尽情演绎《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经历了人生变故,让德德玛做出一个重要决定。2002年,她拿出毕生积蓄在家乡的草原上建了一所艺术学校,目前毕业学生达2000多人。她说,看到学员在各盟旗歌舞团成为主力“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今年,德德玛当选中国妇女十一大代表。当她拄着拐棍来到代表住地,众多代表为她坚强的性格折服。会议期间,光明网记者在内蒙古代表团住地拜会德德玛。交谈中记者感受最深的是她的的开朗与乐观,她不怕谈论死亡,喜欢自嘲,说自己数学太差,但一到唱歌一点都不糊涂。

       同时,记者感受到她对家人强烈的爱。她说,儿子是她的腿,丈夫是她的红雨伞,伴她温暖前行。

       病床上励志:“我一定要录很多很多的歌”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摘自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1960年,13岁的德德玛第一次登台演唱。她的蒙语版《洪湖水浪打浪》受到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赞扬,同时她也获得了声乐研究班的学习机会。

       1968年,她从中国音乐学院毕业后回到了内蒙古,历经周折进入了内蒙古歌舞团。

       据一位老同事介绍,在德德玛未进入内蒙古歌舞团时,斯琴高娃已是歌舞团的舞蹈演员和主持人。蒙汉兼通、声音甜美的斯琴高娃,让德德玛十分羡慕。

       进入歌舞团后,斯琴高娃非常喜欢德德玛的唱法,二人也成了好姐妹。

       1978年,德德玛凭《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举成名。作为台柱子,她的歌曲成了压轴戏。“斯琴高娃喜欢给德德玛报幕,但总是有些紧张,因为一提德德玛的名字,台下观众就大声欢呼。”这位老同事回忆到。

       1982年,在蒋大为和李谷一等人的争取下,德德玛走出内蒙古来到中央民族歌舞团。

       “大为滴酒不沾,却为我破戒喝酒,用一杯酒把我争取过来,真得感谢他,来北京太难了!”德德玛说,来北京后发现周围全是老师,感觉自己进步也很快。

       “北京给了我一个很好地展示自己和学习的平台。我当时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唱好,要争气。”好强的德德玛总是想唱得更完美。

       1998年,她随团访日演出突发脑溢血,并导致半身不遂。“在病床上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的作品太少了,如果万一那次就离开人间,我给歌唱事业的后辈们留下的东西就太少了。”德德玛回忆,于是在那时她就下定决心,一旦好起来一定要录很多很多的歌。

       9个月后,重病康复的德德玛重返舞台。2001年初,她即发表新专辑《牧人》。主打歌《牧人》用朴实的歌词唱出了牧民们坚强的品格,也道出了德德玛的心声。

       目前,德德玛共出版专辑十余张,其中,从1998年至今就出了7张。专辑中虽然也有《草原夜色美》《蓝色的蒙古高原》等经典老歌,但95%的歌都是新歌。

       “喜欢这个事业,选择了这个事业,就要为这个事业付出更多。”德德玛介绍,在病床上时,她就暗暗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每两年出一个专辑。

       “我们的每一首歌就是一朵鲜花,给美丽的内蒙古草原增添了美丽的景色。我觉得当个歌手挺好,职业选择对了!”

       2007年,《我从草原来——六十年怀旧经典德德玛演唱会》在京举办。这次斯琴高娃受邀担任嘉宾主持。

       据了解,为了主持演唱会,斯琴高娃推掉了不少活动。好姐妹再次担纲主持,让进入不惑之年的德德玛倍感安慰。

       “儿子是我的腿,丈夫是我的红雨伞!”

       “我现在总是常常的想,我那生命中的红雨伞,在脆弱中给我力量,在无助里让我坚强。噢,红雨伞,生命中的希望,红雨伞,生命中的亮光……”(摘自歌曲《红雨伞》)

       在进入中央民族歌舞团前,德德玛刚结束一段不幸福的婚姻,两个儿子也随他一起来到北京生活。

       来京三年后,德德玛与团里的编导拉西尼玛举行了婚礼。因难以接受这个事实,次子马格塔勒与母亲产生了隔阂。这样的对峙,直到1998年德德玛病倒才出现转机。

       在病床上,拉西尼玛不厌其烦地给德德玛穿衣、洗脸、擦身、喂饭,并帮助她进行康复训练。1999年冬,德德玛基本痊愈了,她称:“是拉西尼玛用爱心为我创造了奇迹。”

       2003年,专辑《红雨伞》出版发行,成为德德玛大病初愈,继《牧人后》出版后的第二张专辑,歌曲表达了德德玛对丈夫的感激。

       在中国妇女大会上记者见到德德玛时,她又开始使用拐棍了,一步步地往前挪着。“我性子急,前段时间摔了一跤。”

       虽然行动不便,但在会议期间但凡有客人造访,她都会亲自起身迎接,并为客人献上哈达。“帮我把哈达搭在胳膊上就行,不用扶,我自己能行。”德德玛笑着走出去迎客。

       如今,德德玛的两个儿子,老大在内蒙古,次子在北京。“他现在是民族、通俗、流行都唱,现在看起来他就是乱唱。”谈起小儿子的唱法,德德玛笑了。

       “我现在身体不好,出去演出就带着他。他给我当腿,两个人一起唱歌。”德德玛称,二人相继同台演唱了《苍天般的阿拉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等经典歌曲。

       今年央视重阳晚会,她和儿子受邀演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过去都是我一个人在唱,现在变成俩人版的了,配成合声还挺好听。”

       今年7月,小儿子组织了“沽源湿地音乐节”,德德玛也参与到了这次活动当中。首次来到这种属于年轻人的场合,德德玛感受到了摇滚的魅力。

       站在湿地的舞台,德德玛与儿子同台献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她说,当时仿佛又回到了梦想的草原。“我记得那天晚上天上有半个月亮,那个意境很美,每句歌词都特别贴切。”

       德德玛透露,目前小儿子也37岁了,也想走唱歌这条路。“我不反对他搞这个,我觉得他唱歌不累,挺能折腾的。”

       今年1月,《母子如歌》出版发行,成为他们的首张合作专辑。《我有一个梦》的歌词中写道:“你是一棵松,我是一根藤,天天守在你身旁春夏秋冬。你是一炉火,我是一盏灯,风风雨雨温暖着我的生命。”母子情缘经过历练,日久而弥新。

       据小儿子马格塔勒介绍,在与母亲的相处中,他感受到了老艺术家对艺术的追求和探索。“母亲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她是在用心唱歌!”他说,徒有好嗓子不行,要用心才能打动人。

       对于未来,马格塔勒称,虽然自己传承了母亲的好嗓子,但未来的发展还要靠自己的努力。

       “只要身体允许我就想多帮帮年轻歌手”

       “我曾在远方把你眺望,我曾在梦乡把你亲近,我曾默默为你祈祷,我曾深深为你牵魂。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相约去诉说思念的情,如今依偎在草原怀抱,就让这约定凝成永远……”(摘自歌曲《我和草原有的约定》)

       2002年,德德玛拿出全部积蓄在呼和浩特办学,成立“内蒙古德德玛音乐艺术专修学院”,即外界所称的“德艺学院”。这也是她历经劫难后做出的另一个重要决定。

       2012年,65岁的德德玛退休了。当年,她在家乡举办了“从艺五十周年感恩家乡专场演唱会”,再次唱响《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对于未来,我也没有什么计划,以前太累了,我现在也想感受下退休的生活。”德德玛笑了。

       但她并没有真正闲下来。“性格决定命运,我这人闲不下来,老想管闲事,几乎闲不下来。我想做点事,帮帮别人,别的没什么本事。”

       如今,她2/3的时间在内蒙古。“如果不堵车,从家到学校也就10分钟,我是学校的监护人,我的任务是监护。”

       德德玛介绍,目前她已将大部分学校管理工作交给了大儿子,但她还是经常去学校看孩子们上课、考试以及汇报演出。

       “我的孩子出生时我才20几岁,我认为自己是个不称职的母亲。学校成立以后,我长大了,而且我懂事了。”德德玛说,自己对学生的爱甚至超过对自己的孩子。

       “我们也都长大了,她现在把所有的爱都寄托给了学校,赔钱也一直坚持到现在。”小儿子马格塔勒说。

      德德玛介绍,学校里90%的学生是牧民的孩子,嗓音条件非常好,但家境比较困难。到了秋天他们卖了羊毛、羊绒,才能赚到些钱上学。

       据了解,目前学校成立11年来,已经毕业学员2000多人。“现在内蒙古各盟市歌舞团都有我们的孩子,他们都是那里的主要演员,看到他们的成就,我就觉得办一所学校是值得的!”

       德德玛说,她有个不成熟的想法,就是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帮年轻歌手的成长多做点有益的事。“因为我就会唱歌,啥也不会。”言语中,德德玛总是很谦虚。

       她透露,脑溢血后复出所做的专辑,绝大部分是与30岁左右的年轻人合作的,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此外,在出席一些活动时,她也发现了一些嗓音好的年轻人。

       在央视少数民族冠军歌手赛上,德德玛发现蒙古族姑娘乌达声音很美,正是她想要的女中音,于是将她收为徒弟。“乌达的蒙语好,汉语不行,回去后我想改变她,把她的汉语歌提高。”她说,如果乌达能像降央卓玛一样,能唱出来就好了。

       对于未来,德德玛说,以后还是以培养徒弟为主,因为她深感当前优秀女中音歌手的匮乏。她说, 大赛时可选曲目少得可怜,很多女中音被淘汰后就改唱通俗了。“女中音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对话:

       光明网:您觉得女中音的现状如何?

       德德玛:现在的女中音不太乐观,年纪都大了,最年轻的就属关牧村了。这个声部本来就难唱,没有政策的支持,唱的人就更少了。

       比如央视的大奖赛,供女中音选择的曲目非常少,少得可怜!青歌赛两年一届,很多新歌好歌没放进去,挺遗憾的。

       我认为应该对女中音给予特殊支持,在分数、曲目、调型上提供多元选择。如果没有特殊支持,歌手很可能在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一方面是积极性受到打击,另一方面,很多人就从此不唱了,改唱通俗去了。

       合唱非常美,一个声调的齐唱没人爱听。女中音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光明网:从艺50多年您出了多少张专辑,对于未来有什么计划吗?

       德德玛:一共出了10几张专辑,1998年在日本得了脑溢血,复出后到现在出了有7张专辑,比以前出得更多了。在病床上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的作品太少了,如果万一那次就离开人间,我给歌唱事业后辈小孩留下的东西就太少了。

       现在经常能收到年轻作者、业余作者寄来的作品。蒙、汉、新疆风味的都有,现在我太宽、太高的歌也喊不出来了,适合我的我就留下来。目前,2014年的专辑已经有四五首歌了,凑够10首或12首就可以出专辑了。

       我的歌很多,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不把这些歌买断。我说,我要买断也行,最多一首歌一万块,但买断后歌曲就被锁住了,别人唱不了了,那就不对了。我认为,我的歌要是能让全内蒙古、全中国的人都高唱就好了。

       光明网:据说,牧民同胞对你有一些怨言,是怎么回事?

       德德玛:从艺50多年来,纯蒙语的专辑我只出过一两张。有老乡不高兴,写文章说我,能不能唱纯蒙语或纯汉语的歌,而不要老唱“汉堡包”的歌。

       “汉堡包”的歌,就是那种一首歌三段歌词,前后两部分是汉语,中间夹一段蒙语。或者前后两端是蒙语,中间是汉语的。

       我理解他们的想法,但我的歌是面向全国的,要让全国的听众都能听懂。到牧区很多蒙古朋友还是想听蒙语歌曲,他们喜欢原汁原味的,因此去年我出了一张纯蒙语专辑,名为《梦中的故乡》,以此来回馈牧区歌迷。在前言我写下了“心里话”,向父老乡亲道歉,希望广大牧民朋友们能喜欢。(光明网记者 邱晓琴)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