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民族風情

时间:2014年06月22日信息来源:互联网 收藏此文 【字体:

     瓊中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聞名遐爾的海南第一山五指山就在瓊中境內。瓊中十景美不勝收:營根的百花嶺旅遊風景名勝區(百花嶺瀑布落差300多米,是全國落差最大的瀑布之一),紅毛的白沙起義紀念碑,什運的鸚歌嶺,上安的仕階清代摩崖石刻群與南流溫泉,黎母山的黎母山森林公園,和平的龍柱,紅島的將軍嶺,灣嶺的東坡石,陽江農場十四隊石景區等都具有很高的開發和觀賞價值。瓊中境內山清水秀、風光瑰麗、自然景點與古跡相互輝映,旅遊資源相當豐富。主要有百花瀑布、仕階摩崖石刻、東坡摩崖、嶺門石蛇路、白沙起義紀念碑、紅嶺溫泉等。
瓊中縣又是黎苗族的主要聚居地,黎、苗族的發祥地就在五指山地區,五指山地區黎族“合畝制”一直沿襲至解放前。黎苗族人民素有勇敢、勤勞、熱情、好客、能歌善舞的特點,所以黎苗族土著文化、民族風情瓊中最有代表性。尤其是黎族苗族傳統節日“三月三”最具有特色。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民族風情

 
三月三

 

傳統佳節“三月三”
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是黎族人民紀念祖先,喜慶新生讚美生活的傳統節日“三月三”。
傳說,遠古時候,洪水淹沒人間,只剩下天妃和觀音兄妹倆人,他們抱住葫蘆隨波漂泊到昌化江畔的燕窩嶺下,被大樹卡住才活下來。洪水退後,兄妹倆分頭出去尋找親人,約定每年農歷三月初三到燕窩嶺相會。他們走遍天涯海角,皆尋不見人影。年復一年,眼看兩人快要衰老,為使黎人不致滅種,妹妹拿定主意,在臉上刺上花紋,使哥哥認不出自己。於是翌年三月三日,他倆就在燕窩嶺下結為夫妻,生男育女,繁衍後代。從此,每年“三月三”,觀音和天妃便帶子孫們歡歌載舞,欣歡喜慶。後來,天妃和觀音死在山洞裏,化成觀音石,黎族後人為紀念他倆,將石洞定為娘母洞,每逢三月三日,黎家男女老少,攜糧帶糖,從四面八方趕到娘母洞前,對歌、跳舞、射箭以紀念。
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歡度“三月三”更加隆重。每年的這一天,黎族男女盛裝打扮,成群結隊趕往活動地點,以山巒對歌形式相邀自己的意中人,然後攜手並肩雙雙散入叢林翠竹或小洞河邊,互訴衷情,夜幕降落,情歌輕唱,對對情人沉醉在幸福之中。破曉,雙方互贈定情信物,相約明年再會。

黎族婚禮、苗族婚禮
1、黎族的婚禮
黎族人民的婚禮是多姿多彩、富有生活趣味的。每年春節前後是黎族青年的結婚佳期,他們的婚禮儀式是送娘、迎親、吃喜酒、送親。送娘時有“引路娘、陪娘”,另外有幾十人的護引隊伍,這些都是新娘村寨裏的人,新娘由母親陪送,步行到丈夫家,用雨傘或竹笠遮臉而行。
送親的隊伍通常是傍晚到達男方村寨,村裏的男女老少點著火把蜂擁到村口迎接,主持迎親儀式的老人,點燃事先準備好的小柴堆,祈念幸福吉祥的賀詞,並將一個雞蛋拋過火堆打破,這時青年齊放粉槍和鞭炮,祝賀喜事臨門,送親的人都要跨過火堆。新娘進時,新郎的母親親自出來迎接,新郎的父親迎接前來參加婚禮的親友,賀喜的人有送豬羊、有送酒和紅包的,有的送布料或檳榔。酒席中放有糯米甜酒,罐口插著十支吸酒的小竹管,還有幾種菜色,在盛酒的土罐兩旁放著兩對用獸皮制成的藤凳,一對“正座”、一對“陪座”,除坐在土罐兩旁的人用小竹管吸酒外,席間其他人都坐用碗盛來飲。新郎和新娘坐在“正座”上,兩位親家母坐有“陪席”上,大家快樂地飲喜酒,邊飲邊對歌,民間八音隊不斷地奏著婚禮曲,酒席充滿歡樂。次日新郎在門口設送行酒席,每位送娘人要飲一碗酒。送娘回外家的隊伍一般十多人,要帶回去一擔糯米飯團、一擔酒、半頭排豬肉或一只羊,出村時雙方唱黎歌互相祝願。最後由新郎的母親和一群姐妹仔陪著新娘回家,在娘家擺設酒席招待親朋好友。第三天新娘就回夫家與新郎共同勞動和生活。
  
2、苗族的婚禮
苗族隨著社會的發展,許多習俗都有變化,但古老的傳統婚禮儀式則沿襲至今。
苗族婚禮儀式分三天舉行。
第一天,新郎到新娘家舉行婚禮。這天,新郎一早就穿好結婚禮服,一般內著白襯衫,表示內在純潔無瑕,中著黑色的民族服裝,外著長袍,由五名伴郎陪同出門上路。五名伴郎中一名是正陪郎,一名為對歌手,一名為挑夫,一名為護郎,一名為女陪郎(或稱帶郎)。上路後,不管路途遠近,都得等太陽落山後方可到達新娘家的村口。天一黑,便鳴放粉槍或鞭炮,說明新郎已到村口。新娘家的長輩聽到響聲後,一般是在其家門口鳴槍回應,請新郎入寨,同時派一名代表到村口迎接。如果新娘家遲遲沒有鳴槍回應,新郎絕不能入村寨,否則被視為無禮而遭受鄙視疏遠。
進村時,新郎和陪郎都要打開黑傘,在迎接人人引導下一同進入村寨,先在新娘方面定為接待新郎的主人家裏用餐,而後才到新娘家。主人所做的菜肴無論好壞與多少,芭蕉心菜是不可缺少的,這是因為“火燒芭蕉心不死”和“芭蕉一條心”的緣故,以示新郎新娘患難與共,白頭偕老。
用餐時,新娘方面的五名陪娘都到席間挑逗新郎或陪郎,如果陪娘來得早,則將菜中所有的雞爪都藏起來,在給新郎夾菜時,出其不意的把雞爪塞入新郎的口中,以示親熱和友誼。
用餐後,新郎在陪郎的陪同上,前往新娘家。到新娘家門口,新郎要站在屋外,舉行酒禮。由陪郎把事先準備好的酒斟滿三杯,第一杯敬給新娘父母;第二杯敬赴宴的父老鄉親,以示新郎如有什麼過錯,請多原諒;第三杯酒,則由一名鄉親父老送回新郎,意思是:你的請求我們已領會,不責怪你。行酒禮完畢,廳裏所有的人都得退出,待新郎進屋後方可回來,其意為:不打擾新郎的到來。此時新娘不在自己家中,而在陪郎——對歌手的家中。
新郎進屋後,陪郎又拿酒到對歌手家中請回新郎。新娘接此酒後,則回來同新郎一起拜堂。這次拜堂為非正式拜堂。拜堂時,新郎新娘都戴頭巾。拜堂完畢,新郎脫掉頭巾,新娘依舊披頭巾進入洞房。待新郎斟一杯酒兩人共飲後,方可揭去。飲完酒,新郎立即退出洞房,回到客廳同鄉親們舉杯暢飲,待到新郎給在座的父老鄉親斟過三輪酒後,就由陪護郎陪同回到招待新郎的主人家去就寢。
其實就寢還不是時候。這時,全村寨的姑娘都來挑逗新郎,挑逗形式不拘一格,可以用小抽條抽打,可以用手指掐,可以用雞籠罩等等。然而,新郎被挑逗時,不準出聲,也不準還手工躲閃,只能由護郎進行防護,如果違反,則被認為不近人情,與此同時,村中的男女青年,同陪郎一起對歌、逗樂,一直鬧到深夜甚至拂曉方散,場面非常熱鬧。
這夜,新郎如果入寢,不得挂蚊帳,通常是鋪席於地和衣而臥。新娘則在洞房中入寢,但不許人有前去逗玩,否則會被視為侮辱之舉。 
次日清晨早飲畢,新郎又來新娘家,同新娘舉行第二次拜堂,這次拜堂才算正式拜堂。拜堂完畢,新郎立即回招待他的主人家,收拾行裝,在陪郎的陪同下,鳴槍上路。新娘由家人背出家門口,與陪娘、陪郎一同到新郎家去舉行婚禮。
回新郎家中舉行的婚禮儀式基本與新娘家的相同。但新娘這夜寢於洞房,新郎則同一陪郎就寢。  
第三天早上,新郎新娘舉杯同家人和村中鄉親父老道別,上路回娘家。這一去,新郎新娘要在女家定居三至六年之久才回男家定居。

黎族的天文、歷法
黎族有本民族傳統的歷法,以十二天為一周期,每天都以一種動物的名稱命名,類似漢族的“十二地支”,次序是:雞、狗、豬、牛、蟲、兔、龍、蛇、馬、羊、猴日,但日子的名稱、次序也因地區不同而大同小異,黎族的節日與歷法有密切的關係。
黎族習慣於以候鳥定季節(農事活動所需),如民間習慣以布谷為春鳥,野鴨為夏鳥,大雁為秋鳥,白鶴為冬鳥。黎族也有以山鹿懷胎期(2-4月)為春天,紅圍期(亦稱鹿茸期,5-8月)為夏天,交尾期(7-10月)為秋天,打細毛期(11-1月)為冬天。由於海南島地處熱帶亞熱帶,四季氣候不如中國大陸那樣分明,因此,大多數情況下,黎族同胞對季節的概念也是不夠分明的,只有"月熱"(夏天,1-7月)和"月冷"(冬天,8-12月)兩個節氣。海南野鴨(又稱斑鳩),是海南分布最廣、數量最多、最重要的鳥類。因為它們每每都在早晚稻收割時節,經常遊蕩於田野啄食谷子。因此黎族人也就將它看作"熱月"、"冷月"分水嶺的鳥類。
黎族人早就懂得雨是由雲彩變化成的,天氣悶熱、黑雲密集、蚯蚓出洞、螞蟻搬家、青蛙和黃 鳴叫、老人腰骨酸痛等等,是天氣變化、大雨來臨的信號。夏天早晨,五指山、尖峰嶺頂上無雲,露特別大,即日下雨;東方出磨菇雲,也容易下雨。五指山地區若有濃霧,那天的天空一定晴朗。吹北風,可能晴天。
大年初一子夜過後,老年人走到自家的牛欄去窺視,若發現水牛伏地而臥或嘴裏反芻未消化完的食料,必說當年年成好;反之,則是欠收年。有的亦在為祖先燒香後,走出庭院側耳靜聽,若聽見家狗吠聲,則預兆當年必多盜竊賊劫掠;飛鳥啼叫,是好年景;貓叫,則溪魚必多;牛叫,則六畜興旺等等。這一天象和物候預測觀念具有濃厚的原始宗教的色彩。(內容待考證)

海南苗族的蠟染
苗族和黎族是海南少數民族中主要的兩支,基本上居住在中部山區。由於諸多原因海南苗族至今仍保留著一些傳統生產方式。而其中染布就是保留比較完整的。於是苗族的蠟染也就成為海南工藝品重要部分。在海口和三亞你隨處可以買蠟染的挂畫。這些挂畫大多以海南民族風情為主題,色彩鮮艷、價格便宜。如果只為了留個紀念您不妨選購一些。但它們多數不是海南本地苗族人做的傳統蠟染,如果您要是準備收藏的話不妨到山區苗村裏購買村民做的蠟染,苗族的傳統蠟染所採用的布都為苗族婦女採山上植物染色而成,而其圖案也比較古樸、簡單。通常是樹葉、動物等造形,反應著民族的特色。

海南黎族住宅建築
海南黎族住宅建築,經歷了一個自身變革和倣漢式變革的演變過程。
一、"幹欄"式船開屋
黎族傳統居屋,是一種平面呈縱長方形,門口開在正面中間,屋蓋和檐墻合而為一,利用木條、竹枝、藤條縛扎成鬥圓拱形構架子,覆蓋葵葉、茅草,用木條做柱、梁,外形象船,內部間隔象船艙的船形屋。其分兩類,有"隆咩"和"隆閨",即樓居和地居兩種。這種屋只有門,沒有窗,"幹欄"式住宅,以樹積木,以居其上,古書稱:"土氣多瘴癘,山有毒草及沙虱蝮蛇,人並樓居,登梯而上,號為\'幹欄\'"。近代黎族"幹欄"蔌船形室出現了高欄和低欄並存現象,高欄底層離地面1.6-2米,上面住人,下養禽畜,一般建在有一定坡度的坡地,垂直等高線布置。底層形成橫形空間,四周以木、竹欄圍,平面布局已趨定型,一般由庭(曬臺)、廳堂、臥房、雜用房等幾部分組成,從山墻左側入口,庭在最前面,有簡易木梯上落,低欄的底層一般在離地面0.3-0.5米左右處鋪一層厚竹片地板,一般建在平地上,底層不再圈養禽畜,其布局是從前面山墻左側入口,作縱深方向布置,由前庭、居室和後部雜用房三部分組成。
二、地居式船形屋
黎族的地居式船形屋,直接在平地上建造。清末民初黎胞在長期定居的環境裏,為節省材料,吸取漢族造床而睡,以避免地面濕氣,逐漸將幹欄式船形屋的欄腳去掉,直接在地面上建屋,這種地居式船形屋,也出現了船篷頂蓋與金字頂蓋並存現象,其頂蓋兩側都是一直彎貼到地,頂蓋與檐墻是合而為一的。其平面亦為縱長方形,一般由前廊和居室兩部分組成,爐灶仍放在居室內。黎胞又吸取漢式居屋有墻檐的優點,將船篷頂蓋和金字頂蓋升高,使橫向兩面成為承重平衡的壓力面,用編竹抹泥或竹條、木條竹笪、椰葉做成檐墻。金字頂與檐墻分離式地居船形屋,是黎族傳統住宅向漢式住宅演變過渡的形式。  
三、倣漢式金字屋
本世紀初期,黎族同胞由於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住宅已基本上依照當地漢族住宅形式,改建成金字頂屋。建國後,黎族各支係都普遍加速了住宅倣漢式改革的進程,出現了不少倣漢式住宅為主的黎族新村。黎族的倣漢式金字頂,按其結構、材料等的不同,可分茅屋、磚瓦屋和石瓦屋三種類型。茅屋平面呈橫長方形,進深4-5米,懸山式金字頂,頂坡度為四分之一米高,前後檐約高1.5-1.8米,泥墻茅頂,有單開間、雙開間、三開間、四開間、院子式。磚瓦屋有單開月字形和多開間長方形兩種。石瓦屋四周砌塊石墻三開間,也有建成院子式的,各開間用舉架式金字架。這是黎族傳統住宅倣漢式演變後建造的新型倣漢式住宅。近年來,隨著海南的改革開放,經濟的迅速發展,舊有的各種傳統式和倣漢式住宅,已不能滿足今天黎胞的生活需要,繼續改善居住條件,已成為他們的迫切願望,他們先後興建一批完全漢式的磚瓦屋和小樓房,住宅建築脫離了原始形式,逐步實現漢式磚瓦或鋼筋水泥結構,寬敞明亮的住宅。

黎族的拉弦樂器朗多依
朗多依:黎族的拉弦樂器。流行於海南黎族地區。音量較小,發音較尖銳,音色不及二胡豐滿、圓潤,表現力也遜於黎族的吹奏樂器。
朗多依的外形和漢族地區流行的二胡近似,由琴桿、琴筒,弦軸、千斤、琴弦和琴弓等組成,全長約80 厘米。
琴桿、琴筒和弓桿均為竹制。弦軸木制。琴筒前口獲蒙以蛇皮或用竹筍殼制成的面板。張弦兩條。琴弦和弓弦均採用當地生長的一種稱作“雞螺絲”的棕色細藤制作。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民族風情

 
黎族舞蹈

 

極具民族特色的黎族舞蹈
黎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其舞蹈內容之豐富,形式之多樣,在其他民族中也是不多見的。黎族舞蹈主要起源於他們自己的生活、生產活動及特有的自然崇拜和宗教文化觀念表現。不論是舞臺上所表現的內容形式,還是黎族民間固有的那些原始表演形式,無不與他們自身的生活環境有著極其密切的互為作用的聯係。較有名的是竹竿舞、舂米舞和錢鈴雙刀舞等。   
黎族的舞蹈按其來源分主要可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反映祭祀祖先和企求平安的舞蹈,如《跳娘舞》、《跳鬼舞》、《老古舞》、《平安舞》等。這類舞蹈的產生主要是在遠古時代,“伏居深山,質直獷悍”的黎族先民們幻想通過舞蹈起巫術和祈求的作用,達到某種目的的實現。這類舞蹈節奏相對黎族其它舞蹈來說較慢,其形式主要有年舞、羅鼓舞、祝福舞、打碗舞、捉鬼舞等。黎族舞蹈取材於黎山的勞動和生活,自然、質樸、熱烈而富有感染力。這些民間舞蹈把濃厚的生活氣息與文體活動結合在一起。多數舞蹈是在打擊樂的伴奏下,歌之舞之跳之,極具娛樂性。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民族風情

 
黎族織錦

 

黎族織錦
織錦工藝是黎族傳統工藝中的奇葩。約在三千年前,海南島的黎族同胞已開始織錦。宋代以前,黎族婦女已能織出彩色斑斕而又耐用床單幕布。她們織出的彩色床單錦布,特別是“崖州被”,遠銷中原。黎族的紡、織、染、繡四項工藝都有自己的特色,黎錦、黎單、桶裙、頭巾、花帶等,圖案的特點是運用直線、平行線、方形、三角形等,構成富有裝飾風格的百多種奇花異草,飛禽走獸和人物的圖案花紋,有的還嵌綴金絲銀箔、雲母片、羽毛、貝殼、穿珠、銅錢等,使織錦更顯得光彩奪目。至宋代,黎錦、黎幕、黎單已經頗負盛名,遠銷桂林等地。這些紡織品圖案精美,主要有“漁豬農耕圖”、“綠祀圖”、“豐收圖”、“婚禮圖”等,絢麗華美。
黎錦古稱"吉貝"布、"崖州被"、"棉布",是黎族的一種特色花布,遠在春秋時期就盛行,是中國最早的棉紡織品。黎族人民採用木棉花蒴果內的棉毛、苧(zhu)麻纖維,及分別來自於美洲和印度的海島棉、巴西木棉、大陸棉和樹棉等灌木類棉花,以織繡、織染、織花為主,刺繡較少,用天然植物色素作顏料,紡織成一種特色花棉布(以麻、棉分別做經線和緯線),是黎族人採用木棉花果內的棉毛織出的一種特色花布,遠在春秋時期就負盛名,是中國最早的棉紡織品。黎族婦女通過簡單的踞織機運用直線、平行線、三角形等圖案構織成富有裝飾風格的黎錦,包括筒裙、頭巾、花帶、床單、被子等。一塊富含奇花異草、飛禽走獸等精美圖紋黎錦要經過紡、織、染、繡四大工藝。據黎族老人講,她們織一塊錦至少也得半年時間。因木棉又名吉貝,故黎錦也叫吉貝。黎錦精細、輕軟、潔白、耐用,古語稱"黎錦光輝若雲",來海南的您也不妨買上一塊挂在家中。也可以買一條黎錦做的筒去展示線條與古錦的完美結合。宋朝以前黎族人的棉紡織技術領先於中原漢族,後來灌木類棉花逐漸由海南島傳入中國南方,元朝時黃道婆又將黎族的紡紗、織布等技術加以改進傳播到內地,迅速推動了長江下遊棉紡業的發展,掀起了被海內外學者稱譽的持續數百年的"棉花革命",使棉織品取代麻織品成為生活必需品,黃道婆也成為中國紡織業的始祖。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