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将建10个医疗联合体 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时间:2014年06月21日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收藏此文 【字体:

中新网太原2月16日电 (范丽芳)2014年建立10个医疗联合体、探索基层首诊、继续实施村医定向培养、放宽基层医务人员招聘条件……16日,记者从山西省计生卫生委获悉,2014年该省将通过多套“组合拳”,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

 

 

优质资源集中于大城市被认为是中国民众看病贵、看病难的症结所在。在一轮又一轮的医改中,政府始终倡导,通过医疗资源的合理化布局,改善就医环境。

“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对农民居多的山西省而言显得尤为关键。2014山西省卫生计生工作会上,山西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卫小春多次提及,要“强化基层”“调整结构”“资源重组”。

  10个医疗联合体对口帮扶从“松散”到“紧密”

2011年始,山西省在34个试点县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通过城乡医院对口帮扶,采取整体托管、团队帮扶、区域协同医疗等多种形式,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省38所三级医院对口支援95个县级医院,630名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主治医师以上医生对口支援210个乡镇卫生院。

为将此种对口帮扶能力“紧密”化,卫小春告诉记者,山西继续大力推进以三甲医院为龙头的医疗联合体建设,“2014年力争打造10个医疗联合体,把不同层次的医院组合在一起,三甲医院带动三乙或二级医院,再加一个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或疑难杂症患者的内部流动。”

  “加减法”把医院开在民众“身边”

2013年,山西投入14亿元新增和扩建医疗机构259个,而2014年初山西省儿童医院新院项目的开工被视为该省加强优质医疗资源规划的“大手笔”。据卫小春介绍,在新的一年,山西省的医疗机构将根据服务需求,“该增设的增设,该加强的加强,该整合的整合,该撤销的撤销”原则进行新一轮规划。

“医疗资源相对集中的中心城区不再新建大型公立医院;探索在人口较多的县建设三级医院,适当放宽县级医院设备准入条件;推进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成80%的新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任务。”

医疗机构在基层的全面铺开让“90%病人在县域内就诊”成为可能,也为“探索开展基层首诊、合理转诊、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奠定基础。

  医师多点执业人才按需分配

医疗机构的建立、设备的增加,最终需要通过“人才”发挥作用。2014年山西卫生计生工作规划中提到,“多种形式吸引省外高端卫生人才来晋行医,推进医师多点执业;适当放宽县乡医疗机构人员招聘条件,下放护士执业注册审判权限。”

“每一项听起来都很新鲜。”一位与会的基层医务人员告诉记者,“这些举措对我们基层的帮扶力度都很大。”

被“后继无人”“老无所依”问题困扰的村医是离农民最近的“医生”。2012年,太原市率先在山西提高村医待遇,出台村医退出补助机制,引起全国业内的关注。

“下一步要在全省落实乡村医师多渠道补偿政策,完善乡村医师养老保障政策。”卫小春强调,同时要建立乡村医生队伍后备人才补充机制。

当医疗资源分布合理、人才按需流动、就诊次序良性循环,缓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才会成为可能。(完)

(原标题:山西将建10个医疗联合体 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