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防城港:京族特色文化回归民间

时间:2014年06月19日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收藏此文 【字体:

本报驻广西记者 郭凯倩 通讯员 冯永宇

在广西防城港市美丽富饶的北部湾畔,有一块“冬季草不枯,非春也开花,季季鱼泛鳞,果实满枝丫”的宝地,它就是由万尾、巫头、山心3个小岛组成的“京族三岛”。聚居在这里的海洋民族——京族,在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孕育了源远而独特的京族文化,成为防城港市一道璀璨的文化风景线。

回归原生态的“哈节”

“哈节”也称“歌节”或“唱歌节”,是京族特有的传统节日。京族三岛分别在农历六月初十、八月初十各自举办哈节。2006年,哈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防城港市每年在市区举办盛大的京族哈节庆典活动。数天内,祭祀、独弦琴表演、竹杠舞表演、百张渔排出海仪式等民俗活动轮番上演,场面盛大。

从2012年起,京族哈节回归民间,由京族人自己举办。59岁的万尾村哈节主持人苏春发说,相比以前,活动的花费减少了,但是为了办好自己民族的节日,村民们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热情,哈节的传统仪式也得以恢复和保留。节日当天,盛装打扮的哈哥哈妹们聚在哈亭载歌载舞,回归地方后的哈节散发着更加浓郁的原生态气息。

“听说政府不承办了,我们以为哈节的规模会变小,可是没想到人一点没减少。”万尾岛上举行的规模盛大的哈节活动让外地游客覃濮出乎意料。哈节的回归同时也在京族三岛掀起了新的旅游高潮。仅2013年哈节期间,金滩主会场的游客接待量就突破了3万人次。

“让哈节回归原生态,才能保留下原汁原味的东西,京族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大程度地体现出来。”防城港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局长卢岩说。“民间主办,政府引导”的运作模式,使社会力量的融入在提高群众参与和关注度的同时,也让更多民间特色文化重新焕发魅力。

现代艺术演绎传统京族文化

《过桥风吹》根据京族民谣《过桥风吹》改编,是目前国内第一部以京族文化为背景的音乐剧作品,讲述京族三岛走出的年轻女歌手苏海琴多年后为逃避都市生活重回京岛,感受京族文化并找回自我的故事。

该剧融传统民族元素与现代歌舞于一体。“这部剧几乎把所有京族的代表性元素都融入其中,哈节、唱哈、独弦琴等是贯穿整部剧的线索。此外,剧中还出现了白鹭、红树林、拉大网捕鱼、踩高跷捕鱼等海洋文化符号。”该剧编剧常建均说。

“《过桥风吹》是一首在京族地区传唱率极高的民谣,把传统的京族民谣与现代的音乐剧结合起来,可以从不一样的角度诠释和传承京族文化。”卢岩说,用从国外传入的音乐剧来演绎京族文化,有利于塑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品格。“我们要把这部音乐剧打造成‘80后’和‘90后’都爱看的艺术作品,让他们真正喜欢上独弦琴,喜欢京族。”

近年来,防城港市不断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展现其海洋文化的发展和繁荣。2010年4月,青春靓丽的“哈妹组合”代表广西参加第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而由宋祖英等演唱的音乐CD《防城港是个好地方》也在北京发行。此外,乡村音乐剧《香糯香》亮相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大型情景歌舞《疍家秀》也受到观众的好评。

独弦琴传承的大本营

“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将独弦琴学好,把独弦琴和京族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独弦琴传承人苏春发说。从1993年至今,苏春发利用闲暇时间为独弦琴爱好者开班授艺,已先后培养了300多名学生。

京族独弦琴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传承中不仅衍生出“灵活控杆法”和戴指套“中指挽杆法”两种演奏方式,琴体的制作工艺也由原始的竹制独弦琴,发展到如今的“琴身与电声放大输出部分一体化独弦琴”。2011年,京族独弦琴艺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在防城港市,独弦琴技艺早已进入万尾岛上的京族学校,东兴市图书馆和防城港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也分别开办了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独弦琴培训班。在2005年和2006年,京族女青年苏海珍先后发行了独弦琴专辑《海韵魅影》和《海市蜃楼》。陈坤鹏的《独弦琴教程》、李平的《独弦琴演奏速成》等关于独弦琴的教材也已结集出版。2013年8月,京族独弦琴艺术培训基地在防城港东兴落成,这标志着防城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我们不怕超越,也不惧比较,欢迎更多的地区来共同研究和发扬独弦琴技艺。”卢岩说,防城港市正在构建独弦琴传承发展的大本营,独弦琴教育和传承正系统地铺展开来。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