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济世 救伤扶贫:一个乡村藏医的利众生涯

时间:2020年03月07日信息来源:昌都文明网 收藏此文 【字体:

藏医药医疗事业起源于青藏高原本土,是藏族人民及无数医生在经历过成千上万年经验和实践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医疗理论和实践体系,目前分为南北两个学术与医疗派别,一般是以严格的师承关系流传、创新和发展的。贡觉利众藏药藏香加工厂经过300多年家族传承和30多年的创新与发展,以经典的传统配方和工艺为主,结合现代化的医药行业生产工艺,生产和经营着藏药、藏香两大传统产业。30年来生产规模已经具备,所取得利润主要用于救世济人和带动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

  利众藏药藏香加工厂负责人贡桑曲登自13岁开始跟随当地的名医第六代传承人顿珠曲加学习家传的藏医药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他的家传医学源自于昌都贡觉本土的历史上著名的藏医药大师帝玛尔•班智达,帝玛尔•班智达在藏医药文化的发展历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著作《晶珠本草》被后人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相提并论。第七代传承人贡桑曲登的祖先阿贡曾拜于帝玛尔班智达门下学习藏医药理论和实践技能学的独特的认药、制药等知识,并且为桑珠荣等周围地区的人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后阿贡将这一独特的知识传承于其子阿坝,阿坝传承于阿扎,阿扎传承于阿觉,阿觉传承于彭措扎西,彭措扎西并没有满足在家传医学,他曾赴拉萨在当时藏地最高级别的传统医学基地药王山学习《四部医典》等古今圣贤的经典以及银水提炼等技术,在药王山三年学习的彭措学习并没有满足对医学的渴望,他又赴于德格巴蚌门扎米旁大师的弟子日琼堪布•次旺巴觉门下学习米旁大师的独门医学,并且为康地很多地区做出了贡献,最后他将自己的毕生积累的知识传承于顿珠曲加,顿珠曲加将家族前辈传承的知识及自己后天所写知识灌输于侄子贡桑曲登,到他这一代已是第七代传承人。

  第七代传承人贡桑曲登的传承谱系为:第一代阿贡,第二代阿坝,第三代阿扎,第四代阿觉,第五代彭措扎西,第六代顿珠曲加,第七代贡桑曲登,第八代尼玛扎西。

  藏医药有上千年历史,形成于青藏高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跟贡桑曲登交流的过程中经常可以听到“稍等,有人找我看病”,有病人前来问诊,贡桑曲登经常会礼貌地中断谈话,认真询问起来人的病情,配合着号脉和观察,熟练地写下一个方子交给了病人。

  一身普通牧民的装束,留着康巴汉子特有的长发,朴实低调,这是初见乡村藏医贡桑曲登的印象,但一旦开始给人号脉诊断,他的目光马上犀利起来,坚定而自信。贡桑曲登已行医23年,他从13岁起跟随舅舅学习家传的藏医学,就此开启了进入藏医界的大门:背诵《四部医典》,上山识药,鼻嗅辨药……他从基本的药物辨识入手打牢基础。

  但贡桑曲登“野心”不小,他没有满足于家学,而是先后去到昌都藏医学院、拉萨、江达等地跟随名家学习。10年苦学,靠着自己的努力,终成名医,很快成为邻乡甚至临县很多农牧民就诊的首选,平均每天有50人左右找他问诊。采药、制药、诊断、配药、治疗的每个步骤他都遵守传统,全部坚持手工纯天然,一年上山采药两次。在相皮乡桑珠荣亚中村担任村医期间,贡桑曲登不计报酬,早出夜归为病人诊疗,尤其在江达县青泥铜乡、桑珠荣、孜荣、色嘎等片区留下了无数足迹和农牧民的褒奖。

  贡桑曲登介绍,他家的药以治疗高血压、痛风见长,目前,他的一双儿女已经作为徒弟继承了家学,尤其是儿子正在西藏藏医学院就读,一边行医一边接受高等教育,家传医学有望发扬光大。

  在传统药物的基础上,去年以来,他和儿子共同开发了藏香、藏式辣椒、祛痘膏、明目膏、藏药泡脚粉、沐浴粉、护发液、香包等60余种新产品,成立了加工厂合作社,获得了政府20万元的扶持资金,同时还申请了100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产品售价从7元至70元不等,自2017年4月以来,已经实现70万元的年销售额。贡桑曲登一家以传统的悬壶济世医德标准要求自己,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一律免费诊断,还常常施药,不仅如此他还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从事加工生产的工作,每年能为工人发放工资约18000元。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