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承中转化 在学习中超越

时间:2020年01月10日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收藏此文 【字体:

本报实习记者 周洋

  为提升民营文艺机构工作者相关业务能力,促进全国民营文艺机构交流沟通,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主办的全国民营文艺机构业务骨干培训班在北京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举行。

  据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培训处处长李伟介绍,本次培训在引导广大民营文艺机构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了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同时,也有文旅融合发展新机制、新路径内容的课程安排,以典型实例及创新试点示范项目为切入点,从产业实践层面为行业管理者和从业者提供借鉴。

  于平凡处着眼,从心上下功夫

  文艺创作源于生活,要展现群众面貌、服务群众需求,只有走到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文艺工作者才能创作出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比如,上海歌舞团的红色题材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一经亮相就引起轰动,巡演所到之处也一票难求。这部舞剧是如何成为“红色爆款”的?在此次民营文艺机构骨干培训班上,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编导周莉亚来到现场,跟学员分享了该剧台前幕后的故事。

  作为中国首部“谍战”题材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引领人们回望历史,走进共产党人的心灵,去体悟他们博大而温暖的情怀。“正如周莉亚所说,只有先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观众。《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成功不只是因为演员的用心演绎、创作团队的辛勤付出,更是因为他们不浮躁,秉持着敬畏之心。”辽宁省沈阳市德莱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金萌在课后说。

  除了专题教学,本次培训还设置了丰富的现场教学,学员实地参观了北京开心麻花娱乐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所在的工作园区,开心麻花的运营模式与剧目创作理念、沉浸式的交流体验互动为民营文艺机构业务骨干接下来的艺术创作、运营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启发。

  树立新时代网络文化安全观

  据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艺术教育部项目主管车顺介绍,这期培训班在课程设置上,特别增加了科技方面的内容,目的是通过新时代技术的引领,使学员在传播和营销方面能够运用新的方式、手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传统的传播方式上。

  数字化技术的进步,互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文化和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活力。培训期间,相关领域的专家分别结合5G时代新媒体、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为学员讲授了如何运用新技术为文化艺术创作与发展赋能。四川省成都市奇影动漫执行导演王瀚在课后表示:“现阶段,动画界一直在探索中国特色动画电影之路,我们可以在培训所涉及的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将传统与科技融合,加入现代审美元素,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中国动画。”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林雅华在此次培训班上,就如何做好新媒体意识形态阵地工作、提升文化领导权问题与学员进行了探讨。林雅华表示,政务新媒体岗位绝不只是会卖萌耍宝就行的,关键的时候一定要体现出专业性、权威性和引领性。

  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不仅要转换宣传思路、接地气,更要懂以网络汇聚民心。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恰特演出有限责任公司项目主管赵宇华表示:“通过培训学习,我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形势。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应肩负起文艺工作者在这方面的责任与使命。”

  提升“四力”,

  做文化自信坚定实践者

  在专题教学课上,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院长周庆富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三次重要讲话谈起,为学员作了以“深入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文化自信坚定实践者”为主题的讲座。他表示,“四力”对于一名文艺工作者而言,就是综合的素质和文艺创造的能力。作为新时期的文艺工作者,要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努力提升“四力”水平,创作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将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展现在世界舞台,这是中国动画人的使命。”四川省成都市缔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片人刘雪莲表示,此次培训为今后的工作带来了很多启发,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灵活运用互联网传播技术,站在为人民服务、为新时代服务的立场上多出作品,出好作品,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

(编辑:王霞)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