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作为命题与本土原创力的激活

时间:2019年10月04日信息来源:北京日报 收藏此文 【字体:

 2019年9月的头两个周末,由北京中间剧场策划、主办的第二届“科技艺术节”期间,五部剧场作品相继上演,此外包括户外戏剧、表演工作坊、装置艺术等系列活动,共同构成了一次科技、艺术与观众的对话。相较于第一届“科技艺术节”中对VR、机器人、人与AI情感话题的讨论,本届艺术节作品中,创作者对技术元素的调用并不明显。《静态人像》《黑色鲶鱼火枪手》《失衡》对手机、网络等通讯技术对人类情感关系影响的讨论,《狗还在叫》关涉数码技术与家庭伦理矛盾关系的话题等等,这些作品将剧场打造成一个观察室,让观众在固定的时间,集体去重新审视科技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业已造成的影响,由此强化我们对“科技”的意识。而这届的另一大特点,是在围绕科技命题的创作中,显示了中国本土艺术创作者所展现出的活力与可能性。

  两部原创剧:个性的剧场语言

  五部剧场作品中,国内原创的《狗还在叫》和《静态人像》,两部作品都在对科技命题的讨论中,形塑出了具有个性的剧场语言。胡璇艺编剧、杨婷导演的《狗还在叫》处理的是近年来流行的“智慧养老”问题——外出的子女在家中安上摄像头,以观察家中独居老人的生活状况。剧本虽然取材于生活,却在叙述视角、情节的时空跳转上展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拟人”的摄像头成了故事的叙述者,遗像里的老头被赋予了与老太太“对话”的能力,而剧名中的主语,一条名为“雪狼”的狗,则是剧情悬念线索与老太太生活状态的象征。

  与其说《狗还在叫》讲的是数码科技对今天生活的影响,不如说是在科技视角下,讨论中国家庭代际伦理矛盾的新特征。其优点在于充满想象又足够克制主观情感的故事,留给观众以联想和思考的空间,而其不足则在于善于调动感官元素的导演,在剧情中穿插了大量呐喊与歌唱元素,这虽然能够瞬间撩拨观众的情绪,甚至提醒大家集中注意力,然而同时也折损了观众对舞台叙述的判断和想象。

  《静态人像》是一部由何齐编剧和导演、岳以恩主演的独角戏。进场前,演员就以微信聊天中的“对方”角色,邀请观众加入“微信群”,拉拉杂杂聊到开场,饰演“对方”的演员出场,正式邀请观众放下手机,听听她讲的有关手机的故事。一个小时的演出中,呈现了几幅岳以恩演绎的自己与手机、网络有关的动态画面。包括网络上遭遇的数据清空、与陌生网友聊天、与爱人因为手机产生隔阂、与好朋友渐行渐远的故事等等,这实际上是“手机疏远了人与人”这一主题的剧场图解。舞台上搭建起几个盒状空间,演员随着讲述在其中穿梭,加上多媒体影像,几重配合,得以尽可能避免任何演员与观众面对面的尴尬。然而问题在于:当我们在剧场里讨论这些科技元素时,它们除了承担创作者宣泄现代情感的载体,又能在艺术的想象世界中,带给观众什么新的体验和思考呢?

  三部引进剧:沟通问题与未来世界

  同样是对“微信”时代人与人沟通问题的讨论,爱尔兰“麦勒普洛剧团”(Malaprop Theatre)的《黑色鲶鱼火枪手》选择了全程以对话的形式,密集、快速地讲述一对男女从网恋、相互试探,到最终决定见面的过程。我们可以简单粗暴地将所有爱情故事都分为一见钟情和两小无猜,虽然媒介不同,依旧会赋予每个爱情故事以完全不同的质感。就像“黑色鲶鱼”中,“一见钟情”被无限期、辗转反侧地定格在了虚拟时空。

  相比于剧团去年带来的《Love+》对于人与AI相处情感问题的想象,今年的“黑色鲶鱼”在题材上更加贴近现实,其闪光之处依旧是这个年轻团队在语言与节奏上“举重若轻”的灵巧设计。为了调剂男女主角对话的节奏,舞台上设置了一个特殊角色。饰演这个角色的演员,会随时扮演两人聊天过程中发送的emoji表情、照片或者网络链接,并且绘声绘色、带有自己好恶评判地描述一番。而像所有动人的爱情故事一样,主创为这个现代男女的网恋故事留下了一个带有余韵的结尾。当结尾处男主角终于出现在机场,来到等候他的女主角身后时,观众席里传来了不少唏嘘与感叹声,创作者聪明地选择了故事就此戛然而止。

  与《黑色鲶鱼火枪手》的话痨状态完全不同,《失衡》对于同一命题的呈现,则是完全通过肢体完成。一对男女面对面坐在桌子两侧,却紧盯着自己眼前的手机和电脑屏,这可能是对今天我们每个人生活状态最典型的一幅素描。演员穿插在这个熟悉场景中的高难度肢体动作,则成了对由此引发的人与人情感状态出现问题、甚至失衡的想象与比喻,演出中有不少能够勾起我们对日常生活联想的瞬间,只可惜从始至终未能给观众打造出一个完整动人的情感画面。这部作品更有启示性的地方在于:提到杂技或是高难度肢体动作,中国的传统表演艺术无疑留存有更多的宝藏,然而如何去唤醒、推动其触碰和讨论现代社会情感议题?将科技元素引入,或可激发出更多可能性。

  来自英国的AD无限剧团(Ad Infinitum)带来的《光》,虽然名为“黑光剧”,但更像是用光元素在舞台上描绘出一个未来世界。故事的内核是个典型的“反乌托邦”叙事:公元2081年,人类通过“植入”芯片,可以与他人共享自己的意识,这项技术被极权政府用来控制人,于是出现了抵制这种行为的“叛军”。特工佩特鲁斯在执行一次清除“叛军”的活动中,发现对方竟是自己的母亲,几轮博弈后,故事以暗黑的悲剧结尾。《光》的舞台上,不同颜色的光,成了演员讲故事的媒介,比如通过红、绿光点呈现的芯片移植,不同光线打造的心灵空间与现实空间等等。灯火通明的舞台上表演“摸黑打斗”和在黑暗的剧场空间里营造光影幻觉,两者并无高下之分,然而《光》的舞台上频频出现的字幕让观众眼花缭乱之余,也让人不禁发问:当我们选择一种技术媒介作为剧场讲故事的主要方法时,如何才能让观众觉得其是必不可少的?

  “认识你自己”,以及科技的双刃剑

  除了上述五部作品,戏剧节期间一个名为“迷途指南”的户外戏剧作品,在形式与内容的互动中,让我们再次看到了本土创作者的灵气。作品让观众头戴耳机、按照指令扮演角色、参与互动的形式并不新鲜,然而其对经典与当下,情境设计与观众体验碰撞的几重设计,却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个案。《迷途指南》以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作为素材,选取中间剧场到地铁站的距离作为演出路径。观众会在演出中遇到、参与原作中的经典场景,比如埋葬哥哥,被囚禁的安提戈涅等等,而创作者对这些情境的设计,会让观众与自己的现实感官体验形成有意思的对应。比如当观众走在废弃铁道的石子路上,对应着剧中尸体周边的石头;而黄昏时分走在街道两侧,正呼应着剧中的送葬队伍等等。在音效的设计上,观众在穿越这些场景的同时,耳机里除了带有仪式感的音乐,还有大量有关安提戈涅事件报道的声音,用以隐喻安提戈涅在今天的网络、社交媒体环境中,可能遭遇的评价。而安提戈涅叛逆、勇敢、不惧怕别人目光的性格由此成为主创向观众强化认同的主题,于是在演出的互动环节,创作者添加了比如让观众集体盯着一个路人,或者和陌生人合照等等,用以强化观众的体验与记忆。

  第二届中间剧场“科技艺术节”,关注的是“科技与艺术”这一当下最前沿的关系议题,然而其探讨的方式却是以剧场艺术传统的形态——即让观众走进剧场,去看看今天的科技对我们的生活、情感所形成的影响,这也是戏剧艺术最古典的价值——“认识你自己”——的实践。上述几部剧场作品让我们看到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讨论方式,见证了本土创作者的活力,同时也将更多问题抛给了未来,比如:科技作为一个还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存在,当我们在剧场里努力讨论时,如何能够不为其所牵制,可以跳脱出那些观众在现实中已经形成的刻板记忆,带来更加新鲜、愉悦的观演体验?而除了讨论科技对情感的负面影响,我们又是否可以讨论科技与人类情感更加多样、丰富的联系,甚至是积极的?上述问题,实际也是科技带给艺术创作的双刃剑,有活力也有压力。或许我们都该从科技与艺术两者的简单关系中超脱出来,看看科技在其他领域正在形成的影响。

 
 
(编辑:林英)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