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价格16年来首次启动调整 将不会"普遍涨价"

时间:2015年03月06日信息来源:厦门网 收藏此文 【字体:

 

 

  基层医疗机构3举措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激励机制,调动其提供扩大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积极性;

  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非公基层医疗机构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提供;

  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药分开,继续扩大社区用药范围,减少患者因社区缺药而不得不到大医院就诊的情况。

  医院层面3举措

  鼓励大医院与下一层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签订集体多点执业协议,让更多的大医院医务人员到基层提供医疗服务;

  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转诊病人优先、敞开供应号源,必须至少将30%以上的号源用于满足社区卫生机构及下级医院转诊所需;

  推进各区县医联体对辖区居民的全覆盖,加快横向医联体建设,深化医联体内部的分工协作机制尤其是双向转诊体系的建设。

  经济政策3举措

  探索实行新农合当地一级医疗机构首诊制,除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参合人员未经转诊,自行到常住县(区)域外医疗机构就诊的,其医疗费用不予报销;

  理顺各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比价关系,让大医院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不合算,不必依靠不必要的扩大医疗服务量获得合理补偿;

  完善医院评价体系,将医联体发展情况特别是推进分级医疗情况作为重要评价指标,评价结果与财政补助挂钩。

  新京报讯

  今年,北京将启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改革。和水价、公交调价不同,医疗服务价格不会是简单的“普遍涨价”,而重在结构上的“理顺”。这是记者昨天从2014年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此外,针对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镇江提到的大医院“战时状态”,今年北京将推行9项新政试图破解。

  医疗价格16年来首次启动调整

  市卫计委表示,今年,北京将按照市委十六次全会部署的原则,启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据悉,改革的总体原则将是“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理顺各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比较关系,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医疗服务合理提供。

  “医疗服务价格是很重要的价格杠杆。”市卫计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钟东波表示,北京的医疗服务价格自1999年之后,一直没有调整,积累了较大的矛盾和问题。

  去年年底,北京市委全会已将积极推进医疗服务和药品的价目改革列入2015年工作计划。钟东波介绍,市卫计委去年已经完成所有医疗服务清理工作,开展了相关标准的测算。“今年应该能够按计划推进。”他表示,医疗服务价格的改革跟水价、公交价格调整不同,本质上并不是“普遍涨价”,而是价格内部进行调整。

  他举例说,一些大型检查、耗材等价格会有所下降,而明显亏损的医疗服务技术将会提高。届时,希望通过价格调控,使医院不再需要通过不必要的开药、检查来维持运行,既弥补成本,对医疗服务价格又不会造成进一步上涨的压力。“更侧重的不是涨价,而是通过对价格机制的调整,实现对医疗行为的理顺。”

  大医院三成号源给社区转诊病人

  去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镇江视察时,提到推动医疗卫生工作的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解决大医院“战时状态”。对此,钟东波昨天表示,建立合理分级诊疗的模式是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项医改的重要任务。今年,这将作为北京市卫计委工作的重中之重。

  他表示,北京将出台9项新政,综合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和经济政策三大方面施策,建立分级医疗模式。按照目前初步研究的思路,北京今年将借鉴各地经验,探索新农合参合人员试行“基层首诊制”。此前,北京主要通过调整报销比例等途径,鼓励社区首诊,但基层首诊制度并未强制实施。

  同时,大医院将至少拿出三成号源,提供给社区转诊病人。数字显示,去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上级对口医院转诊患者18324人,大多数社区就医、有转诊需求的病人能够3天内转诊到大医院,平均效率明显高于直接到大医院挂号。

  数说2014

  936.2万

  近千万人拥有家庭医生

  2014年北京全市共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团队3445个,累计签约家庭431.4万户、936.2万人,比上年增长10%。通过转诊预约,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上级对口医院转诊患者18324人,比上年增长11.3%。

  62.3%

  全市医院六成为民营

  2014年,民营医院比上年增加35家,增长9.4%,总数达到409家,占全市医院总数的62.3%;床位数增长3233张,增长18%,床位总数达到21078张,占全市医疗机构床位的19.6%。

  30

  北京已建30个医联体

  截至去年底,北京共成立了区域医联体30个,包括30家核心医院、296家合作医疗机构。朝阳、海淀两区分别建立了4个和5个医联体,率先实现医联体辖区内居民全覆盖。

  247

  7成养老院配置医疗资源

  目前,北京352家养老机构中,247家已完成医疗资源的配置,其余105家正在进行配置。其中,12家为养老机构自己开设医疗机构并对外开放;69家为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249家为养老机构同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等。此外,北京还确定了东城区、西城区4家养老机构为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单位。

  3386

  3000余医师多点执业

  去年,北京出台《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取消对执业地点数量的限制,取消向行政部门提交本单位同意证明的要求。截至2014年底,全市医师多点执业累计注册数达3386人,新办理医师多点执业注册1170人次,是2013年同期的近4倍。

  42.79%

  仅四成住院患者用抗菌素

  北京去年已完成为期3年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并纳入常态化管理,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1年的14.97%下降至2014年的7.34%;住院患者使用率从61.39%降至42.79%。

  焦点1

  单独二孩未来三年将增千张产床

  数据显示,北京“单独二孩”实施首年,截至去年12月底,北京市共收到单独夫妇再生育申请30305例,审批28778例,数量在预期范围之内。

  这是否说明“单独二孩”形势比预期更为乐观?或者因“羊年”积压的生育需求,在2016年出现“井喷”?

  对此,钟东波表示,按照卫生部门预测,应该说“单独二孩”实施后,北京每年的孕产妇平均增加5万人左右。不过,一方面政策实施尚未满一周年,还会有部分增量;另外,当时公布的预期数据是生育意愿,转变为生育行为会有更多因素,“比如今年条件不具备,有可能到明后年。”钟东波认为,大约三到五年,才能看出该政策的具体影响。

  他说,去年政府部门以“最坏打算”、也就是增量5万“二孩”做了各方面准备,因而平稳度过了2014年。今后3年,北京还将增加1000张床位,大概增加7万人次分娩量的能力。同时,将引导更多的非高危病人到基层去,充分利用基层的助产资源。

  此外,由于剖腹产住院至少5天,自然分娩则约3天,北京还将通过鼓励自然分娩提高床位的使用效率。

  焦点2

  京津冀合作推动医疗机构向周边发展

  去年,北京市卫计委已推动多所医院同河北、天津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河北燕达医院、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与北京朝阳医院,北大六院与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北大三院与承德市妇幼保健院已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此外还包括北京儿童医院与河北省儿童医院、解放军301医院与涿州市医院、北京阜外医院与河北以岭医院等合作项目。

  钟东波介绍,今年北京将研究促进三地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接,签订实施京张(张家口)、京曹(曹妃甸)对口合作框架协议,推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向北京周边地区发展,疏解首都非核心医疗卫生功能。此外,去年北京已通过京津冀医疗合作,开展了跨省市多点执业试点,今年还将进一步推进。

  他说,北京将通过落实《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4年版)》,严格控制核心区公立医院规模和建设标准。抓紧落实市属中医医院垡头院区等疏解项目的推动,推进市疾控中心、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向外搬迁。

  焦点3

  医患关系医疗纠纷处理年内申请立法

  医患关系近年已成为医疗领域的社会热点。目前,我国规范调整医患关系的法律、法规、规章等多达100余部,但仍存在许多立法空白需要弥补。

  对此,北京市卫计委、北京大学共同启动了医务人员权益法律保护制度研究课题。课题组目前已经赴北京数家医院进行现场调研,另外还将研究借鉴台湾等地解决医闹问题的相关经验。

  昨天,钟东波介绍,北京今年将针对医疗领域较为突出的行业诉求,开展《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等地方法规的立法调研工作。预计今年上半年,将能够完成前期研究部分;下半年将提出立法申请,争取明年出台。

  此外,北京市今年还将推进急救服务地方立法,力争《北京市急救服务条例》年内由北京市人大审议通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条例》等地方法规和地方规章的立法调研工作。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