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博物馆 二十年泡开的一壶功夫茶

时间:2015年03月06日信息来源:中国茶网 收藏此文 【字体:

 
《茶博览》杂志特别报道:茶为国饮,杭为茶都。中国茶叶博物馆作为社会公益性文化旅游景点,不仅成为杭州茶文化的金名片,越来越靓丽,也使中国茶和茶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独步世界文化之苑。
二十年中,来馆参观游览人次从每年的数万递增到40万以上,从国内游客到海外华人,乃至世界各国的游客,其中也不乏国内外名人政要,都乐意前往茶博馆参观和体验中国茶文化。一位香港游客留言:“这是一生中第一次看到这么完美的茶博,……。”茶博馆建设的成功,其意义就不单单是全面了解中国这一多民族国家茶文化历史的重要窗口,所弘扬的茶文化也必然成为新世纪人类倡导品质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的推进器。
二十年,茶博馆,不仅是杭州茶文化兴起,普及最后走向繁荣的倡导者,普及者和传播者,更是中国茶文化历史上的历程碑。1991年4月24日全世界第一家茶叶博物馆在杭建立,从此确立了杭州在世界茶文化的地位。中华茶业五千年,作为茶的祖国,太需要有这样一座博物馆。她是中华茶历史,茶文化神圣的殿堂。二十年来,茶博馆,超越了一般博物馆“再现历史”的静态功能;她是海内外茶人向往朝圣的神圣之地。茶博馆在二十年的对外交流起到不是社会团队却胜过社会团队的作用。二十年来,接待过无数海内外著名茶人及相关的组织与团体;她是茶历史,茶科学,茶文化普及的“学校”,教育部门将其视为科普教育的第二课堂,喜欢茶的人包括茶行业的人在静态阵列的展示中,在茶博馆动态组织举办的茶文化讲堂及各项活动中,了解了博大精深的中国茶历史与文化;她犹如一个研究机构,二十年,茶博馆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了《品茶说茶》、《中国茶文化图典》等40多部通俗易懂的茶文化专著;她是现代茶艺师诞生的摇篮,不仅最早开始了中国茶艺的对外表演与交流,她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单位共同组建的浙江华韵职业技术学校,首开了全国职业茶艺师培训之风,茶艺师被国家正式列为一个正当职业,茶博馆功不可没。她是5000年中华茶历史茶文化展示的窗口,也是当代茶产业成果展示地。馆藏十大名茶以及馆藏名品名茶的推出与茶业互动,无不促使中国茶产业的发展。
……
一件一件,一桩一桩,茶博馆早已不是一座单纯的博物馆。她在喜欢茶的人心里,在广大茶人的心里,是可以朝圣的殿堂。作为一个爱茶人到杭州是不会不去茶博馆的。
在即将迎来的茶博馆诞生二十周年庆典的特别日子里,记者采访了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王建荣。
二十年的历史并不长久,可是值得回忆与叙说的东西很多。
不能忘记那些为茶博馆建设作出贡献的功臣们;不能忘记那些无论是对茶博馆还是对中国茶文化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
记得那一个金秋十月,位处洪春桥茶人之家内院,陈观沧、俞乃林、李大椿等一批茶界人士获悉国际旅游总局有项目也有意向在杭州设一座专业的茶叶博物馆,需要有业界及民间的倡议书,是他们起草了第一份报告。
记得在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的90诞辰宴上,以吴觉农先为首的当时国内茶界28位知名专家、学者在《关于建设中国茶叶博物馆征求意见书》上欣然签名,坚决支持,要求加快中国茶叶博物馆的建设,以系统介绍有关茶叶的历史、科学、文化,提高我国茶叶在世界的地位和声誉,促进茶叶生产和外贸经营。
记得,项目审批下来,落实到杭州园林文物管理局,开始很多人不理解,茶专业的博物馆怎么能脱离开茶行业呢?事隔二十多年,当茶博馆成为博物馆领域里风景最优美的博物馆,当茶博馆不仅成为杭州市民喜欢的休闲地;也成为吸引中外游客体验茶文化与学习与了解中国茶历史的人文景观时,才明白了国家旅游局的决策是何等高明。如果不是园林部门来承担这个项目,茶博馆还会是今天的茶博馆吗?
记得最初的筹建处,陈晖、张子华、吴胜天等一帮子人为征集展品文物,为收集再现中华茶文化历史资料,不耻下问,到处忙碌的身影。
记得庄晚芳先生,刘祖生先生等一大批在杭的茶叶专家,教授们为筹建中的茶博馆给予的宝贵支持与帮助。中国茶界方方面面都给筹建中的茶博馆给予了鼎力相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时任浙江省茶叶公司总经理的李元章先生很多次公开表示并呼吁,茶叶专业的茶博馆,茶叶行业应义不容辞地给支持茶博馆的建设。他执掌的浙江省茶叶公司不仅带头拨款援助,他还发动与争取了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三利(非洲)公司等参与捐款,援助资金达120多万元。
记得1991年4月24日中国茶叶博物馆正式落成开馆的日子,首届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节同时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开幕,这是杭州茶文化历史上最隆重最精彩的茶的节日。这一天,对于杭州茶文化历史甚至是中华茶文化历史乃至世界茶文化历史都具有里程碑的纪念意义……
记得很多次陪同国内国外的茶友茶人在这座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殿堂里接受茶文化的洗礼。那一件件展品,除了蕴涵茶文化茶历史本身的故事外,一定有着千辛万苦寻觅过程的故事。正如王建荣馆长所介绍的那样,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茶博馆的文化公益性质越来越为广大公众所认识,由此带来的民间捐赠和馈赠,成为茶博馆文物征集的重要渠道。特别值得感动的是民间收藏家吴远明先生将价值上千万的明清民国时期的100件紫砂壶无偿捐赠给茶博馆。
记得中国茶叶博物馆成立的堪称是国内首支的中国茶艺表演队,与日本茶道,韩国茶礼及海峡两岸茶艺的交流。
记得由茶博馆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单位一起组建的国内首家茶艺培训学校——浙江华韵职业技术学校。记得江书记为茶艺师成为国家认可的新的职业而付出的汗马功劳。     
记得参加过的茶博馆举办的一次次专题展览和一次次别开生面的茶文化活动……
王建荣馆长介绍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茶叶博物馆的建立,开启了国内专题(专业)博物馆建设的先河。上世纪80年代,全国有200多座博物馆,都是历史类博物馆。专题博物馆,除了最早的茶博物馆外,杭州还有丝绸、官窑博物馆,目前全国有3000多座博物馆,其中专题博物馆已占近一半。茶博馆二十年摸索出的经营和管理经验这也是对博物馆行业的贡献。
 
一般的博物馆只做一件事,就是再现历史。茶博馆在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做好再现中华茶文化五千年辉煌历史的展示与研究,而且拓展了博物馆的功能,将静态展示变为动态的宣传。将研究历史的成果转化为对现代茶产业的指导服务。茶博馆二十年,也是杭州茶文化由普及到繁荣的二十年。茶博馆既是见证者,也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倡导者。从参观茶博馆的受众来分析:除了专业研究者和广大的茶人及茶叶爱好者外,有作为第二课堂的在校大、中、小学生,有广大的游客与市民,有闻名而来的媒体记者,有海内外的社会团体及政府的政要人员,有业界要求茶博馆给予帮助的特殊受众。受众面越来越广泛,这是中国茶的魅力,也是中国茶文化的魅力所致。
茶博馆它不仅仅是一座专业博物馆,而是成了能够代表杭州人文景观的一处特殊的带有休闲却又有文化体验的茶文化大观园。她是专业的,联系着天下的茶人,她又是全社会的,她敞开了大门向全社会传承茶文化、茶知识,在弘扬茶文化中提升中华茶文化,二十年,她是“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的积极实践者,她与杭州茶文化共繁荣,她引领了杭州茶文化的发展,为茶文化走向社会、走向世界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原载于《茶博览》2011年第3期、总第95期  记者 孙状云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上一篇:白茶

下一篇:七子饼茶的来历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