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时装周(2014SS)开启多元化旅程(组图)

时间:2015年02月28日信息来源:京华时报 收藏此文 【字体:

 
  上海时装周2014春夏作品发布于10月17日至23日在上海新天地·太平湖公园4000平方米的“双子星”水上秀场闪耀登场,吸引了来自全球的134个品牌、35位独立设计师和百余位设计新秀,带来了女装、男装、童装、婚纱礼服、潮牌和配饰品牌等共计四十余场作品发布会,其间还有展览展售、专项大赛和时尚盛典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时装周的品牌号召力与影响力日益增强,已经逐渐形成了“立足本土兼备国际视野”的多维发布格局和“创意设计与商业落地并重”的特色定位。

  在本次上海时装周上,一批充满创意激情的新锐设计师走入公众视野,如UNDEROATH(吉吉)、RICOLEE(李伟刚)、PRESENTLIU2(刘杰)、ZiX-G(管子漩)、UNMENTIONED(李凌)、XINYUHU(胡馨予)、threeSociety(George Chen)、MOODBOX(秦旭)等。而羽翼渐丰的中国本土设计师和时尚品牌也展现出其日臻成熟的设计功力,JICHENG(吉承)、DECOSTER(陈翔)、qiuhao(邱昊)、Poesia(张文轩)、HELENLEE(李鸿雁)、熙素(李筱茗)、WTC(王大诚)、JUSTFORTEE(张北永)等独立设计师用一套套充满个性与美感的服装将各自独特的创意设计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

  随着中国市场热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海外品牌进军中国市场,并将上海时装周作为品牌首次亮相的最佳平台。来自英、美、法、意等国以及集结了十余家魁北克设计师及品牌的“蒙特利尔时尚”和独具风格的在线高街品牌I-DOU等悉数亮相,将上海时装周的国际风吹得更加猛烈。诸多商业时尚品牌则展现出深耕细分市场的趋势及全球化设计语汇。除单品牌发布之外,品牌联合秀也反映了更加多元化的营销渠道,为时尚消费群体的个性化消费提供更多选择。

  科技、公益、艺术、时尚围绕着时装设计这一核心在上海时装周的平台上融会贯通,诸多探索尝试不仅在国内属首例,在国际上也是引领潮流的先锋之举。上海时装周引领潮流的导向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文/汪洋

  专访

  上海时装周组委会副秘书长吕晓磊

  国际化应是更多中国品牌走出去

  历经11年的发展,上海时装周在不断的摸索中日趋成熟。发布品牌更加多元化,其中,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发布比重约为40%;国际品牌,包括已经进驻国内和一些希望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品牌,约占到30%;国内商业品牌约为20%;上海一些服装设计院校发布约占10%。

  秀场软硬件设施都在不断提升,诸多细节成为时装周的亮点。如秀场前排座位增设了更为舒适的软坐垫、序厅供来宾免费享用的酒水、饮料等;入场条形码扫描更加规范,也便于组委会后续统计;环保礼品袋及由环保纸张制作的会刊;秀场视频做到多地点、全网络直播;以及量身定做的序厅音乐首次将“音乐定制”概念引入国内时装周。

  规模与细节兼顾的上海时装周已逐渐散发出自己的独特光芒,未来的路要怎么走?本报记者专访到上海时装周组委会副秘书长吕晓磊女士,一起来听一听。

  Q:上海时装周已进入第十一个年头,接下来的定位、步调会有哪些变化?

  A:十年来,我们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一直在探索上海时装周的目标和适合在上海发展的一个平台。从最开始着重国外的品牌发布转到着重国内设计师,到现在“立足本土兼备国际视野”、“创意设计与商业落地并重”的多元化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现在看来,现今形成的多元化格局是比较适合上海时装周的一个发展方向。主打创意和设计,兼顾国内外品牌发布的平台,已成为不少国外品牌进驻国内的第一站。

  下一个十年,我们会在此基础上,做相对稳定的发展,慢慢踏实往前走。我们希望更多商业品牌的加入,秀与商业更好地结合,比如OASIS这次在秀的第二天就举办订货会,这样时装周的平台效应就出来了,价值也就体现了。我们常说国际化,但是不要盲目国际化,国外的品牌过来不见得就是国际化,应该是更多的中国品牌走出去。

  Q:将好的商业模式向品牌和设计师推广方面,组委会做了哪些工作?

  A:一些品牌在举行发布会时就有不少品牌经销商、百货商店的参与。我们找到一些很有才华的设计师,给他们提供这个展示的平台,对他们进行扶持和推广。对于原创设计师,最重要的是给他们很好的生长环境、商业环境、媒体环境,然后培养消费者。消费者培养需要比较长的过程,但还是有很多机会和可能。

  Q:组委会为年轻设计师走向世界提供了哪些帮助?

  A:我们有一个DesignbyShanghai设计师海外推广项目,今年9月,我们带了11名设计师和栋梁买手店到伦敦参加伦敦时装周,得到英国时装协会的支持。DesignbyShanghai在伦敦皇家歌剧院以静态作品展示和T台发布秀相结合的形式展示了中国原创设计的独特魅力,反响非常好,媒体也有超乎想象的反馈和关注度。这个项目我们会坚持做下去。
  Q:上海时装周接下来的发展和工作中,您认为还有哪些困难?

  A:首先我们需要做好自身的提升,这种项目最基本的是“美”,需要很直观地看到哪些很漂亮,有创意、设计、感觉。再包括我们现场的保卫、安排、执行都需要好好把握、提升。这是我们的战场,品牌所有的秀都是从这里出发。我们要把秀场做得很舒适,让品牌设计师觉得很方便、很舒服,让大家有家的感觉。第二就是媒体部分的努力,希望让更多国内媒体参与报道。第三,需要在商业品牌更加努力,搭建更长的产业链。

  京华时报(微博)记者汪洋上海报道图片由上海时装周组委会提供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