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戏曲评论学会邀请荷兰汉学家伊维德演讲成功

时间:2014年09月14日信息来源:中国京剧艺术网 收藏此文 【字体:

北京戏曲评论学会邀请荷兰汉学家伊维德演讲成功
北京戏曲评论学会邀请荷兰汉学家伊维德演讲成功
   2014年9月9日下午,由中国对外文化文流协会、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主办的北京戏曲评论家高级研修班第二期讲座,在北京戏曲评论学会所在地长椿寺,邀请荷兰著名汉学家伊维德先生演讲。
       伊维德(Wilt  LukasIdema)教授是荷兰皇家艺术和科学院院士,博士。1970年执教于荷兰莱顿大学,曾留学日本,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多次来中国访问,曾出任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主任。他的治学以中国古典小说及戏曲为主要研究方向,翻译过很多中国传统戏曲作品,出版了多部研究专著,是世界知名的汉学家。
       演讲主要围绕其中国传统戏曲研究展开。他着重介绍了自己的治学经历、对中国传统戏曲研究的主要观点以及中西戏剧文化交流的概况。在很多学术问题上,他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他认为,对传统戏曲作品版本的研究,不能仅限于文字的考证校订,也不能局限于作家思想与艺术特色的研究,要看到版本演变背后深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要从元刊本、改写本到明传奇中元杂剧故事的版本变化中,看到当时的表演制度、社会功能以及明代宫廷审查等对戏曲文本(尤其是对话之详略)、戏剧结构的深远影响。其新颖的思路令人耳目一新。
       在中国传统戏曲作品的交流上,他也主张,要看到中西文化的不同而带来的翻译作品的选择标准的差异,因为西方在选择作品进行翻译之际,往往从翻译者的兴趣爱好与作品的可译性入手,而很少从作家、作品的历史地位与影响出发,因此,不能仅仅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看问题,那样势必会造成一定的隔膜,阻碍双方的理解与沟通。
       谈到中国的传统戏剧艺术——京剧,伊维德教授认为,京剧,实际上比后起的话剧更具有现代性。从18世纪上半叶传教士马若瑟把元杂剧《赵氏孤儿》译成法文传到欧洲起,到二十世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改编《灰阑记》,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美学体系对西方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要把这种文化交流发扬下去,为人类的文化做出我们的贡献。
       近两个小时的演讲,年近古稀的伊维德教授,精神矍铄,出语幽默,用一口流利的汉语,侃侃而谈,不时引发会场听众的阵阵笑声。
       演讲由北京戏曲评论学会副会长、著名戏剧家张永和主持,靳飞副会长、徐玉良监事长及北京大学教授高远东、梅兰芳纪念馆馆长秦华生、著名学者和评论家周传家、解玺璋、时坚东、刘德水、马龙等参加,部分京、昆、河北梆子演员和社会各界戏剧爱好者及观众百余人聆听了讲座。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