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诺奖得主抵陕寄予青年学子:勿轻言放弃

时间:2014年09月14日信息来源:中新网 收藏此文 【字体:


  12日,诺奖得主厄温内尔与达尼埃尔谢赫特曼抵达陕西,在西安交通大学与莘莘学子对话,畅谈自己的人生经历,寄语青年学子要寻求真正的兴趣,不要轻言放弃。

  厄温内尔,德国著名生物物理学家,因发现细胞中单离子通道,1991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以色列理论物理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了具有准晶体结构的合金,201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在当日的见面会上,两位诺奖得主与西安交大的数百名学子分享了自己求知求索的生命历程。厄温内尔表示,自己曾主修物理学,但之后却选择了生理学作为自己的追求,并最终取得成就。他认为,人的一生必须投身自己有兴趣的事,这样才有可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从而取得成绩。

  另一位诺奖得主达尼埃尔谢赫特曼的人生经历堪称曲折,他曾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发现了具有准晶体结构的合金,在当时的晶体学研究领域和相关学术界引起了很大震动。但遗憾的是,由于他的发现极具颠覆性,来自主流科学界、权威人物的质疑和嘲笑不断向他涌来。

  直到201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谢赫特曼的发现才真正意义上被世人认可。在当日的见面会上,谢赫特曼一直以乐观、幽默的面貌示人,唯有谈及自己被“埋没”近30年的那段时光,他才罕见的以严肃口吻说道,决不会放弃。

  在谢赫特曼看来,保持头脑开放,独立判断,敢于质疑现有认知是科学家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如今,准晶体材料可应用于制造眼外科手术微细针头、刀刃等硬度较高的工具。由于该材料无黏着力并且导热性较差,其应用范围还包括制造不粘锅具、柴油发动机等。前景广阔。

  西安交大行政管理专业研二学生张丹告诉记者,能现场聆听两位世界级大师的教诲,受益匪浅。这不仅仅是单纯的学科对话,而且包含深刻的人生哲理,颇具启发意义。



(编辑:赵磊)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