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烦高君宇故居

时间:2014年09月13日信息来源:山西旅游网 收藏此文 【字体:

场馆概况
 
高君宇故居,位于太原市娄烦县峰岭底村。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以房窑为主,皆为青砖灰瓦,清末同治年间开始修建,被当地人称为“高家大院”。整个大院分为东上院、东下院、中院、南院、西院和花园共6座院落,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纪念馆主要为原“高家大院”的中院。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上院窑洞从西往东分别为高君宇大哥高俊德居室、高君宇父母居室、高君宇读书室、高君宇三弟高全德居室。窑内陈列有高家当年的家具、灶具、用品等文物。下院窑内陈列有彭真、薄一波、许德衍等同志的题词和高君宇生平事迹照片和文物。下院的中央塑有高君宇铜像。高君宇故居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色人物
 
高君宇(1896~1925),原名尚德,山西娄烦人,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著名革命活动家。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是李大钊的学生和得力助手,与李大钊等共同发起成立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全国57名党员之一,党的第二、三、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1924年回山西参加建党工作,组建了中共太原支部。他曾经是孙中山的政治秘书,致力于国共合作,反对军阀政府。1925年3月5日因病在北京病逝,时年29岁。遗体葬于北京陶然亭公园。“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是高君宇写在自己照片上的一首言志诗,也是他短暂而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
 
红色链接
 
黄土地走出的山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
 
1919年,高君宇以北京大学学生会负责人的身份参加并领导了五四爱国运动,带头冲向赵家楼,火烧卖国贼曹汝霖住宅。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他当选为首任书记。高君宇是在中国早期播撒马克思主义火种的人之一,中共早期的理论家。以后又出席过共产国际远东各国共产党与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了列宁的接见。领导过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协助孙中山先生改组国民党,并任国民党北京市特别党部主任,为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24年3月,高君宇参加领导广州沙面工人大罢工,同年10月同周恩来在协助孙中山平息“商团”叛乱中负伤住院。1925年1月,高君宇在上海参加中共四大返回北京途中,受周恩来委托特地到天津看望邓颖超并带去周恩来的信,成了周恩来与邓颖超结合的“红娘”。
 
红色故事
 
高石之恋
 
在北京陶然亭公园的松林里矗立着两座紧紧靠在一起的白色大理石墓碑,这就是高君宇和石评梅安息的地方。石评梅于1902年出生在山西平定县的一个书香门第,1919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不久就在北京文学界获得“京城才女”的美誉。他们二人于会馆相识,经过几年的交往,彼此产生了真挚纯洁的感情。君宇曾在红叶上题诗表白自己对评梅的爱情,但是被评梅委婉地拒绝。直到君宇病危,评梅才以心相许。高君宇的突然去世给石评梅极大的打击,她觉得自己太脆弱,太不果断,没有及早地和高君宇结合。在高君宇的墓碑上,石评梅写到:“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因悲伤过度,她26岁时被病魔夺去了年轻的生命。人们将她安葬在她一往情深地爱着的人坟旁。从此这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墓碑,便紧靠着矗立在这松荫覆盖的锦秋墩下。1956年,周恩来总理强调要保存好“高石之墓”,他说:“革命与恋爱没有矛盾,留着它对青年人也有教育。”陶然亭的“高石之墓” 记载着一个凄艳动人的爱情悲剧,记载着两个年轻人为理想而奋斗的艰难历程。
 
周边美景
 
汾河水库 是1960年竣工的一处人造湖泊景观,位于娄烦县下静游村至下石家庄之间,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5公里,总容量为7亿立方米,相当于十三陵水库容量的13倍。汾河水库旅游区主要由水面风光、大坝景观、石峡温泉三部分及周围各村的文物古迹旅游景观组成,春秋旅游季节,人坐船上,船在水上,水中有天,水天合一,顿使人心旷神怡。夏季这里又是极好的避暑胜地。冬季到来则水库结冰,顿成一面奇特的明镜,光可鉴人。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上一篇:平遥古城

下一篇:平型关战役遗址景区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