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多措并举,着力构建非遗保护立体格局

时间:2014年06月12日信息来源:江苏省文化厅 收藏此文 【字体:

近年来,南通市文广新局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途径、新举措、新方法,紧紧围绕展示、传习、研究三大中心建设,着力构建科学化、社会化、立体化保护格局,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以公共场馆为载体,推进项目展示的阵地化。先后建成开放南通风筝博物馆、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等 6 个国家级和省级项目的专题博物馆,成为南通非遗对外展示、交流、营销的窗口,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前来参观。 2011 年又开工建设总面积 987 平方米的“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今年第 7 “文化遗产日”前正式对外开放。展示馆运用实物、史料、图片,以及多媒体等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南通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和保护工作成果。
二是以文化旅游为融合,推进传统技艺的普及化。 2011 年,位于南通狼山风景区民博园西区的“非遗工坊”(南通市非遗传习中心)与市非遗展示馆同时开工建设,项目占地约 30 亩,拥有10 幢古色古香的民居建筑,已安排 18 个国家、省、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和优秀民间艺术项目入驻。今年“文化遗产日”期间与非遗展示馆同时开放。市民和游客不仅可以形象地了解南通的历史文化和非遗项目的制作工艺,了解生产的全过程,甚至自己动手制作艺术品,体会互动的乐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是以专家学者为联盟,推进学术研究的集聚化。为了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达到组建队伍、立项课题、产出成果、扩大影响的目的,该市非遗保护中心与南通大学联合建立开放性的研究机构——南通市非遗研究中心,下设 8 个研究所,聘请 100 名左右的研究人员,每年确定重点课题,定期研究解决保护工作中的难题,引导、指导工作实践,为非遗保护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持。
四以志愿队伍为补充,推进保护网络的体系化。为了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参与非遗保护,率先在全省摸索出了一条招募志愿者参与非遗保护的新思路,建立了一支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社会人士共同参与的非遗保护志愿者队伍,参与非遗普查、具体项目保护和社会宣传与知识普及活动。发起“我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寻宝活动,引导社会公众,主动参与各种保护行动。志愿者的加入,不仅充实了非遗保护队伍,创新了保护工作模式,也扩大了非遗保护的社会参与面,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五以社会宣传为抓手,推进参与层面的全民化。在宣传手段和方式上创新,每年都在市内主要新闻媒体上开设专栏和讲座,广泛宣传非遗保护现状和动态,利用一年一度的“文化遗产日”举办主题宣传活动。连续三年在元宵节开展“万人猜灯谜,全城闹元宵”活动,邀请灯谜制作专家将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姓名制作成灯谜,以公交车为流动载体举行大型猜灯谜活动,邀请民俗专家、灯谜制作专家、非遗保护专家在环西文化广场介绍元宵节及相关习俗和非遗保护知识。形式新颖活泼、内容贴近市民,既扩大了宣传面、也增加了趣味性。
六以对外交流为途径,推进非遗传播的国际化。近年来,南通民间歌舞、风筝、蓝印花布、刺绣、杂技、木偶、童子戏等先后走出国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 2009 年在“第四届尼泊尔中国节——感受江苏,走进南通”活动中,承载着南通传统文化的蓝印花布、仿真绣、板鹞风筝、西亭脆饼、土布服饰、季德胜蛇药、王氏保赤丸等非遗项目深受尼泊尔人民喜爱。2011年组团参加新加坡第十八届“春城洋溢华夏情”文化艺术旅游展,南通非遗产品现场销售即达 50 万元人民币,还达成了数百万元的合作生产意向,不但实现了“走出去”,而且做到了“卖出去”;2012 年新春,又组织了 10 个非遗项目再次亮相新加坡。国家级传承人吴元新、郭承毅、金蕾蕾还多次参加文化部和省文化厅组织的对外交流活动,展示了南通非遗的独特魅力。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