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亮点助推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深水区”改革

时间:2014年04月03日信息来源:北纬网 收藏此文 【字体: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行动,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2013年,我市医改工作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路径,实现改革从打基础向提质量转变。特别是重点围绕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完善便民惠民机制、创新医疗管理机制、健全综合监管机制开展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等重点难点,采取了多项有力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医改步入“深水区”阶段,我市2013年医改工作可以说是亮点纷呈,取得了丰硕成果。

亮点一:

多措并举 建强力保障机制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把深化医改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责任制和问责制。

2013年年初,我市召开了2013年医改暨卫生工作会议,市政府与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相关部门签订了2013年度医改目标责任书。随后相继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等9个配套文件,强化了责任制。

与此同时,财政保障助力医改顺利推进。医改投入逐年提高,2013年度全市医改投入较2012年同期增长了7.9%。

卫生队伍人才建设也相应得到加强。2013年,一方面编制部门调整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经费形式等机构编制事项,增核县级公立医院编制,动态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

另一方面,人社、卫生部门加大公开考试招聘力度,畅通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

此外,宣传也在医改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市医改办和宣传部门加强医改宣传力度,专题研究医改宣传策划工作,编辑6期医改专题宣传策划方案。《雅安日报》推出“2013年雅安医改工作系列报道”,北纬网推出“2013民生新愿”系列报道之医改惠民篇,雅安广播电视台推出“阳光政务面对面之雅安卫生篇章”,分别对改革工作进行政策解读和宣传报道,积极营造良好的医改宣传氛围。

亮点二:

推进信息化

缓解“看病难”

2013年我市医改工作中,卫生信息化工作成为全省亮点。2013年9月,全省卫生信息化现场会在我市成功召开。来自全省各市(州)的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负责人聚集一堂,现场观摩了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成果。

据了解,全市已初步建成“一个中心、五项应用、两个重点、一张网、两个数据库、一张卡”的卫生信息基本架构,基本实现卫生信息化“面向医疗机构、面向群众、面向行政部门”三个面向的战略目标。

全市已有9家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接受省数字化医院现场评审。

在信息社会,卫生信息化建设助力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检查、远程教育和信息共享的全面推进,充分发挥了上级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作用。

与此同时,我市还推进了居民健康卡、社会保障卡“一卡通”体系建设,高效便捷地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亮点三:

健全医保

城乡居民享受四道保障线

健全的医保政策让城乡居民看得起病。所谓四道保障线,第一道是城乡基本医保的常规保障,即按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进行常规报销。

第二道是医疗救助,全面实施资助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参保参合,城乡医疗救助政策范围内住院自负救助比例达到63%以上。通过城乡基本医保常规报销和城乡医疗救助,使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达到90%以上。

第三道为大病保障,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政府金融办6部门联合印发《雅安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于2014年启动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

第四道为疾病应急救助,市政府办公室印发《雅安市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实施方案》,设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从2013年10月1日起在全市启动解决少数身份不明或无能力支付医疗费用的患者医疗急救保障问题。

亮点四:

创新医疗

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市委、市政府2013年的重点民生工程和医改的重要目标,是破除“以药补医”、降低群众医药费用的抓手之一。

2013年10月1日起,全市现有14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面推进取消药品加成改革试点,实施了财政补偿、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报销的政策联动,截至2013年12月底,实现让利百姓1500余万元。“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的公立医院医改惠民目标初步实现。

亮点五:

创新思维

引入医疗纠纷第三方赔付机制

近年来,有关医患冲突的事件屡有发生,在医改步入“深水区”的当下,如何更加有效地缓解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再一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我市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医疗纠纷解决办法。全市8个县(区)均建立了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落实了机构、人员和经费保障。

2013年11月28日,我市召开了医疗责任保险推进工作会议,将于2014年组织全市所有医疗机构统一加入医疗责任保险,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亮点六:

加强运行监管

建立公立医院控费机制

全市公立医院在继续推进单病种付费的同时,在定点医院实施分级管理的基础上,建立覆盖统筹区域的城镇医保支付总额控制制度。

同步在全市公立医院推行阳光成本管理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围绕“三升三降”,开展公立医院“晒指标”活动,建立健全以公益性为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服务效率评价制度和第三方评价制度,有效遏制了医药费用过快上涨的趋势。

亮点七:

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卫生系统要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打硬仗的队伍,不仅靠的是感情留人,还要制度留人,待遇留人,通过完善的机制给人才一个发挥才能的平台,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民生。

为此,市政府、市医改领导小组和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建立和完善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力争通过改革建立一支充满生机活力的卫生人才队伍。

亮点八:

组建医疗集团

构建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目前,大中型医院普遍存在“门诊拥挤、检查排队、住院候床、手术等待”的问题,若这种情况不能扭转,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特别是应对慢性病的威胁是不可能做到的。让基层医院和大医院上下联动、沟通,最好是一体化的构架,就是构建“医联体”。

针对这一点,2013年,市卫生局印发《雅安市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医疗集团工作实施方案》, 探索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着力构建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与公立医院合理分工、密切协作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格局。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四川阿坝建州60年卫生事业沧桑巨变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