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
【焦点关注网www.315-jdgz.com北京频道李中浩】我很怀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春节拜年的习俗。那个时候城市里大多数单位都是前院办公,后院家属居住。父亲工作的南阳地区公安处后院就居住约20 户人家,平时邻里之间和睦相处,遇有节日更是走动频繁。
大年初一早晨,我们全家早早地起了床,换上干净的衣服,在整洁的客厅桌子上摆上糖块、花生、瓜子,等候着客人的到来。大约八点多钟,单位的领导、同事和邻居们三五成群,陆陆续续来到我们家,父母热情的递上果盘,说些表示感谢的话。客人在屋内停留二、三分钟,送上新年祝福,就匆忙赶到下一家里去了。父亲估计拜年的客人来的差不多了,就让母亲在家留守,带上我们全家去给邻里们拜年,每到一家邻居们都喜笑颜开,问我们姊妹的情况,顺便夸赞几句我们如何懂事之类的话,我吃着糖块、花生,听着长辈们赞美的话语,心里美滋滋的。在温馨的拜年声中,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天。
初二,是姑娘回娘家给父母拜年的日子。我有两姐一妹已先后成婚,还有表姐表妹,大人小孩近二十人,一起来到父母家,孙子辈们齐刷刷地跪着给我父母磕头,父母则把早已准备好的压岁钱发给孙子们。中午一大家子人分成男女两桌,在简陋拥挤的客厅、厨房内支起两个桌子,从邻居家借来凳椅。我和妻子忙上忙下接待客人,炒菜做饭,饭菜上桌,小孩子欢笑声,男客喝酒猜枚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待客人酒足饭饱,陆续离去时,已是下午四点多了。这一天,我和妻子虽然很累,却也很开心。
每年初四,父母必定带我们姐弟去给老舅、老姨(外公、外婆已去世)拜年。舅家在城北二十里地的农村,有八九家近亲。母亲对这一天格外重视,初三下午就把要带的礼物准备好,初四上午,全家人骑上自行车,浩浩荡荡地朝舅家奔去。我们姐弟跟着父母亲,到舅家、姨家送上礼物,拉拉家常,问长辈们的生活、身体状况,拉着老人们布满老茧的双手,怜悯之心油然而生。我从老人们期盼的眼神中能够感觉到,他们心里有种莫名的温暖和感动,我也能感觉到,这一天是母亲最自豪、最快乐的一天,她没有忘记生活在农村的亲人。
这种登门拜年的习俗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中期。
如今,我的父母亲及其他长辈们大都相继离世,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发达,春节拜年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登门拜年的意义和作用,不是短信、微信、视频所能替代的,八九十年代拜年的风俗,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编辑:刘娜)
文章热词:
上一篇:蛇年春节随笔
下一篇:自在慧业 杨帆之路——杨帆系列作品展在扬州大学美术馆隆重开幕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
“学好英语•讲好中
【焦点关注网www.315-jdgz.com北......
-
自在慧业 杨帆之路—
四月的扬州,烟柳如画;四月的扬大......
-
蛇年春节随笔
【焦点关注网www.315-jdgz.com北......
-
冬日芦苇别样美
【焦点关注网www.315-jdgz.com北......
-
江山如此多娇|新时代
姜佰君当代艺术名家 姜佰君(演......
推荐文章
-
谋服务同心相向 观胜
【焦点关注网www.315-jdgz.com北......
-
邢长民博士
邢长民,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博士......
-
北京疆农发商贸有限
北京疆农发商贸有限公司是一家销......
-
广东佛山新时代文明
近日,广东佛山大镇社区新时代文......
-
邵阳宝庆山庄酒店管
邵阳宝庆山庄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