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方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深圳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内蒙古 黑龙江
  频 道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福建 港澳台 安徽
编辑部留言、投稿邮箱: Email:jdgz315bjb@163.com
新闻网页图片视频
 

90后女孩设“爱心冰箱” 每天免费赠送60多个面包

时间:2016年11月29日信息来源:钱江晚报收藏此文 【字体:

  “爱心冰箱,免费领取。”最近,一台放满面包、任何人都能免费拿取的保鲜冷柜,在温州迅速走红。

  “爱心冰箱”又叫“分享冰箱”,几年前从欧洲开始风行。它主张居民将家中多余的食物放入室外冰箱或冷柜中,帮助有需要的人。

  今年9月底,上海出现了国内第一台“爱心冰箱”,随后贵阳、扬州等地也陆续出现。这种做法,有人赞扬,也有人对食物的品质和安全性提出了质疑。

  上周末,钱江晚报记者去体验了一下这台温州版“爱心冰箱”。

 

 

  面包口感新鲜

  每人限量2个杜绝浪费

  温州版“爱心冰箱”放置在市区闻宅步行街、一家名为“漫宝麦语”的面包店门口。这里是温州老城区的核心位置,周边以中高档住宅楼为主。

  下午三四点,步行街上人来人往,但“爱心冰箱”里几乎是满的。面包整整齐齐码了四层。

  钱江晚报记者拿出一个面包尝了一下,口感松软,味道还不错。

  边上一家小店的服务员告诉记者,这台“爱心冰箱”出街大约10天了,来拿面包的大多是环卫工人,也有周边居民,一般在晚上七八点钟,“拿的不多,就是选一两个自己喜欢的。”

  记者注意到,“爱心冰箱”上写着“适量取用,杜绝浪费,每人限量2个”的字样。

  冰箱主人是90后姑娘

  此前曾给福利院送面包

  “爱心冰箱”的主人,正是“漫宝麦语”面包店的店长,90后永嘉姑娘邹曼宁。她说自己设立“爱心冰箱”,缘于几年前去日本、法国等地旅行的经历。

  “那时候在国外,看见一家店每天晚上打烊之后,把寿司放在店后门让人免费领取,觉得很温暖。”

  邹曼宁说,自己幼年时家境不富裕,所以她特别能理解穷苦人的生活不易,“我们之前会将当天没有卖完的面包送到福利院,现在想通过爱心冰箱的形式,去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

  11月17日,邹曼宁的“爱心冰箱”正式出街。

  “每天存放的面包,第二天早上来看,基本都会被拿光。到底是谁拿的我也不清楚,但我自己认为,应该还是帮助了不少人。”

  虽然是卖剩下的面包

  但距出炉不会超过36小时

  邹曼宁告诉记者,她每天会往里面“补货”三次,分别是中午12点、下午6点、晚上打烊前。十多天来,平均每天提供的面包总数超过60个。

  “冰箱是朋友免费赞助的,面包基本是卖剩下的,但距离出炉时间不会超过36小时。”邹曼宁说,一般面包的保质期有三到四天,所以“爱心冰箱”里的面包可以保证安全,口感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另外,她这两天也在尝试面包之外的新品种,比如自制的糕点、饼干等。

  至于“每人限量2个”的规定,也是有原因的。

  “爱心冰箱开张第一天,不到2个小时,100个面包就被人拿光了。”邹曼宁觉得,这种形式需要进一步完善,“所以我们呼吁来拿面包的人,吃多少拿多少,这样才能帮助更多真正有需要的人。”

  她只想尽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已有不少人打算效仿

  钱江晚报记者留意了一下,“爱心冰箱”里的面包,在柜台里的售价为6~22元不等,每天60多个面包,也是笔不小的成本。

  这样的做法,邹曼宁能坚持多久?

  “开店的大部分钱,是我自己攒下来的,当然家里也出了一部分。”她说,目前,店里的经营状况是不盈不亏,“只要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我会一直把这件事做下去。”

  邹曼宁说,她并不想成为“网红”,只希望真真切切做点事,让那些有困难的人能感受到温暖。

  和邹曼宁的坚持比起来,更让人欣慰的是,已经有一些人受她启发,打算加入“爱心冰箱”的队伍。

  面包店隔壁一家寿司店的老板告诉钱江晚报记者,“我们店也想放一个这样的冰箱,帮助别人。”

  支持者还有闻宅社区主任潘爱香,她希望辖区内有更多商户,加入到这个爱心队伍中。

  “我们想建立一种长效的机制,凝聚更多力量,把爱心和正能量继续传递下去,让爱心冰箱成为闻宅步行街的一道新风景。”

  通讯员 潘涌燚 本报记者 王益敏

(编辑:张诚)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