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纪念叔叔,为了纪念长征

时间:2014年09月30日信息来源:人民网 收藏此文 【字体:

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匆草此文,算是我个人对长征的纪念,也是对长征老战士、我已故堂叔的缅怀。

  上月,我在甘肃庆阳的婶婶因病去世了。我的堂妹、堂弟在电话中告诉我,老人家在临终前对他们一再嘱咐:“什么时候也别忘记你们是老红军的后代。做事要对得起九泉之下的爸爸。”“什么时候也不要忘记,你们的根在安徽六安,你爸爸是从那里一步一步走到大西北来的。”

  婶婶临终前还把她一直精心保存的我堂叔的独立自由勋章、八一勋章、解放勋章、军服、长征时用的干粮袋等遗物,交给了儿子,要他们永远保存。

  我的堂叔徐延贵是红四方面军战士,是史诗般长征的亲历者,曾三次过草地;又是西路军几百个幸存者之一,历尽千辛万苦。

  二奶奶最激动的一天

  1950年冬的一天,乡政府派人通知二奶奶,说她参加红军的儿子徐延贵要回来。老太太乍一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一连好几天激动得睡不着觉,巴不得儿子立刻就出现在自己身边。

  当儿子真的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母亲喊了儿子一声乳名后,便什么也说不出来了。母子两人抱在一起,放声大哭,憋在肚里的千言万语,此刻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母亲用昏花的眼睛,一遍又一遍从头到脚看着身穿军服的儿子,用粗糙的双手一遍又一遍抚摸着儿子的脸。好半晌,老人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事似地问:“你的大哥、二哥呢,怎么没有一起回来呀?”儿子说,参军后三个人就不在一起了,以后也失去了联系。现在刚刚解放一年,说不定过些时候他们会回来的。其实儿子知道,他的二哥徐延富参加红军后不久就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而大哥徐延华则是在红军过草地的路上牺牲了,为了不让老人难过,只得暂时瞒着。

  那几天,二奶奶的草屋呈现从来没有过的热闹。乡亲们闻讯赶来,有的来叙旧,有的来一睹老红军的风采。二奶奶高兴得合不上嘴,里里外外忙个不停。“延贵儿走的时候还是个15岁的孩子呢,你看现在长得多高多壮!”
红军母亲的胸怀

  六安地处皖西。皖西是四方面军根据地鄂豫皖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后六安以及毗邻的金寨、霍山、霍邱是全国有名的“将军县”。红军为了壮大力量,在1929年和1931年分别发动了六霍起义和河西起义,大批贫穷的热血青年农民踊跃参加红军。

  1931年秋收后的一天,我的堂叔徐延华、徐延富和徐延贵三兄弟告诉妈妈,他们要去参加红军,明天一早就出发。妈妈一听都懵了,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但近几天三人老在一起嘀嘀咕咕,老人已有所察觉,只是没想到,事情来得这样快。“你们都走,就留下娘一个人?”大儿子解释说,本想把老小留下来,但又想,家里有人参加红军,留下的人反动派肯定不会放过,倒不如三人一起走算了。妈妈点了点头。“娘只希望革命早日成功,你们早日回到娘身边。你们就放心去吧,娘能经得住。”母子抱头哭了一场。当天深夜,兄弟三就离家了。

  二爷爷早已去世,儿子们走后,二奶奶更是孤孓一人终日过着担惊受怕、无限思念的日子。每天傍晚,她都靠着门框,望着远方,盼着出现儿子回来的奇迹。但一天天过去,一年年过去,奇迹始终没有出现。眼看快60岁了,头发花白了,她以为有生之年看不到革命胜利、儿子回来的那一天了。

  儿子第一次回来时告诉母亲,待国内形势再稳定一段,待他成家后,接她到身边一起过。乡亲们也劝说,你受了一辈子苦,该到儿子那里享享福了。“享福”二字,老人从来没有奢想过,她一辈子苦惯了,但想多一点时间跟儿子在一起倒是她的迫切心愿。后来延贵叔被派到南京高级步兵学校学习三年,其间,带着婶婶回过老家。直到1958年延贵叔转业到地方,才有了一个固定的住所。1960年他把母亲接到了甘肃。对一个目不识丁、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家门的农村妇女来说,甘肃完全是个陌生的概念,它是什么样子,离老家有多远,她一点也不知道。经过多日的辗转劳顿,最后到了儿子家。住了一个月,她就要回家。因为她劳动惯了,几天不下地浑身不舒服。对甘肃的气候和饮食习惯也不适应,没有大米吃。更主要的是,她依恋那块故土。儿子理解母亲,让婶婶送她回老家了。

  解放后,二奶奶应该说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儿子定期给寄钱,政府和集体都很照顾她。但她仍然自己种菜、做饭、洗衣,不愿麻烦别人,包括亲戚们。

  对二奶奶来说,家里墙上挂的“光荣军属”、“光荣烈属”、“光荣烈属”三块牌子,是她精神上的最大欣慰。她厮守着那座土墙茅屋直到1966年离开人世。令堂叔深深内疚的是,他竟没能在老人闭目之前见上一面,因为他当时是被批斗的“当权派”,没有行动自由。是婶婶回安徽为老人办的丧事。这也是老人临终前的一大遗憾。

  美国电影我的二奶奶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红军母亲。她把自己最宝贵的财富——三个儿子,毫无保留地献给了革命。如果没有千千万万像我二奶奶那样无私的母亲,中国革命是不会成功的
红军是“特殊材料制成的”

  我同延贵叔只见过三次面,通过几封信,应该说接触非常有限,了解非常肤浅。但这些有限的接触,已使我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了老红军的优秀品质。红军确实是些“特殊材料制成的”的人。

  我第一次见到延贵叔,是1950年,也就是他参加红军20年后第一次回家的时候。他是来看我爷爷、奶奶的。他戴着皮帽,穿着军装。我当时还是个孩子,第一次看到戴大皮帽当兵的,心里就有几分害怕。再说,大人也不让孩子们靠近,怕干扰他们谈话。因此,那次见面是“远距离”的。事后,从大人的谈话中,知道当年他们弟兄三个一起参加红军的情况,以及长征路上的情况,也知道他解放后在甘肃当回民骑兵团团长。

  以后延贵叔虽不止一次回老家,但我因为在城里上学没有机会见上面。1961年,假期回家得到他的通信地址,知道他转业到地方任庆阳地区邮电局局长。回校后我给他写了一封信,也是我给他写的第一封信。他在回信中鼓励说,你是我们徐家世世代代第一个大学生,我和你爸爸这一代人连小学都没上过,你要珍惜机会,好好学习。以后入党、大学毕业和到北京新华社工作等事,我也都写信告诉了他。他每次回信虽然都不长,但总是一再勉励我。我成家后,他和婶婶还多次给我寄点当地土特产――黄花和白瓜子什么的,还寄了全家福的照片。

  文化大革命中,他作为当权派也逃脱不了被批判,全家被下放到农村,罪名是执行了邮政战线“修正主义路线”,以及历史上的西路军问题、执行张国焘路线问题。进入“三结合”阶段后,他又被结合进邮电局领导班子,同事们对他都非常尊重。这些情况都不是他告诉我的,而是他的一个下级来北京时跟我谈到的。

  文化大革命后期,大概是1975年,延贵叔到北京来开邮电会议,住在牛街的邮电部招待所。我去看他,这是我们第二次见面,对他来说其实是第一次。因为1950年那次,他根本不知我家那群孩子中有一个叫徐学江的。我把他接到了我的家,当时我只住一间平房,拥挤不堪。我们在小炕桌上吃了一顿饭。他年近60,头发花白,穿一身蓝布衣,看上去身体很健康。但与1950年时给我留下的印象判若两人。想想也是,1950年时他才35岁左右,虽称“老红军”,实际上以今天的标准还是个青年干部。加上那时他着军装,现在穿便装,感觉反差很大。当时条件限制,我也没有多想,竟让他老人家来去都挤公共汽车,而且在车上站着。事后我一直自责,觉得当时不管怎么样也该弄辆轿车接送才对。

  我们叔侄两在一起总共不过三个小时,除了谈些彼此家中的情况外,我还问了些我感兴趣的问题。谈到参加革命、长征和西路军遭遇这些话题,他长叹了一声,半晌没说话。后来只简略地说了几句。他说他曾三过草地,特别第三次过草地非常艰苦,能吃的东西前面的部队都吃光了,又饥又冷又累,亲眼看到许多兄弟们一个个倒下,再也爬不起来。他能走过来,因为年纪小,当司号员,得到兄长们照顾,负重稍轻,再加上当过卫生员有些识别野菜的经验。谈到在河西走廊的遭遇,他说那是从来没有过的惨烈战斗。敌人是骑兵,来得快走得快,他们能打到我们,我们却打不到他们,最后我们弹尽粮绝,就靠勇气,用军刀砍敌人的马腿,尸体遍野,不堪回首。我们被逼进了祁连山,日夜行走,只能靠树叶、野果和野羊屎充饥,衣不蔽体,满身虱子。过黄河时我们红军有2万多,可最后只剩下六七百人了。谈到他后来当骑兵时,他遗憾地说,如果西路军当时有骑兵,就不会落到那样的境地了。

  “像我们这些经过战争的人,经过长征的人,什么苦也能吃,什么困难也能克服,什么危险也不在乎。但现在到地方工作,就是感到文化不够。”延贵叔这几句话说得那么朴实真诚,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第三次见到延贵叔是1977年秋冬的时候。他做为老红军、老干部的一员,受中央邀请来北京参观毛主席纪念堂。他住在崇文门一家饭店。我去饭店看望他,请他到我家去。他说,在北京的活动是统一组织安排的,实在挤不出时间。他说,他还要挤时间去看望徐向前和王震两位老首长,他曾当过他们的卫生员。

  那次见面匆匆,没有谈多少话就分别了,但没想到那竟是最后一次见面。1985年我从国外学习回来后,得知他老人家因心脏病发作已于1983年去世。

  他单位的同事来北京跟我谈到,徐老总是那样艰苦朴素,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单位和上级考虑到他家孩子多,住得挤,几次要给他换大一点的房子,他都不愿意,说够住就行了,现在住处上班方便。实际上他是不愿意跟职工们差别太大。他一直到死还是拿五十年代的工资,没加过一分钱。一些地方媒体要采访他,宣传他,他总是不肯,有一次还把记者给轰出了办公室。

  参加七十多年前那场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伟大革命远征的人们,大部分在征程中就牺牲了,幸存者在过去的70年中也几乎都陆续离开了人世。但他们所塑造的长征精神永存。

  革命胜利,靠长征精神;新时代的新长征,仍然离不开红军的长征精神。只要想想长征,想想那些长征战士,想想他们那种追求崇高理想的坚定信念,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革命忠诚,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顽强斗志,把困难和牺牲留给自己、把方便和生命让给战友的团结友爱精神,我们今天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有什么个人利益得失不能舍弃?有什么力量能阻止中国人前进的步伐?

  红军永远是我们世世代代学习的榜样,长征精神永远是我们前进不竭的力量源泉。
(编辑:hubei)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